并肩而战:鹅坡对练少年的默契与荣光

少林鹅坡 2025-03-28 16:39:59

团队协作能力是立足社会的基本素养,也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和集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武术正是培育这些品质的绝佳途径,通过集体训练、对练配合和团队表演,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沟通、信任与合作。

在鹅坡武校,就有这样一对高度默契的对练搭子——陆昊与高松。他们用一次又一次的精妙配合,屡次在全国大赛上绽放光芒,生动诠释了团队协作的真谛。

他叫陆昊

他叫高松

怀揣梦想

走进鹅坡,彼此结缘

2018年,他们怀揣梦想踏入鹅坡武校,开启了他们的习武之路;2022年,凭借出色的表现,入选专业队;2023年,命运让这两个年龄身高相仿的少年成为器械对练搭档,从此开启了他们的辉煌征程。

2024年,这对搭档迎来了丰收的季节:6月上旬,参加上海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荣获对练项目第二名,取得一级运动员证书;6月下旬,参加江苏江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荣获“运动健将”称号;9月,参加天津2024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荣获对练项目第四名,再次取得“运动健将”称号。

他们的故事

谈及取得的成绩,两人相视一笑,流露出超越言语的默契。这些成绩源自于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晨光微露至夜幕低垂的每一个时刻,无数次的重复与不懈的精进。每一次攻防的精准到位,不仅仅是肌肉的记忆,更是心灵深处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些成绩凝聚着汗水与泪水,见证了他们从稚嫩走向坚韧的蜕变。

陆昊讲到:“对练,在技术上要求我们做到攻防合理、招式准确、节奏一致、距离适当。这种对技术的苛求,需要我们在日常练习时必须保持高度的默契且心无杂念。起初,我们配合生疏,攻防节奏时长错乱,但是,我们没有互相埋怨,而是坦诚交流,仔细复盘动作细节,调整发力时机和动作幅度。日常训练中,我们尝试用眼神交流代替口令,一个对视,便心领神会下一步动作。通过无数次的模拟实战,逐渐摸清彼此的习惯与反应模式。默契在一次次的重复练习中悄然生长,距离感的把控也愈发精准,我们的配合也从最初的磕磕绊绊,转变到了现在的流畅自然,心领神会。”

高松说:“每一次对练的完成,都是对我们默契与信任的加深。我是负责攻的一方,每一次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即便如此,也难免会有受伤的情况发生。每当失误,伤在陆昊身上,我都深感自责,而此时陆昊总是用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不必介意,再来。就这样,我们在一次次的失误中不断成长,不断超越。特别感谢我的好搭档陆昊,没有他对我的包容和鼓励,我走不到现在。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我们,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陆昊与高松的故事诠释了真正的团队精神:高松作为进攻方,时刻谨记责任;陆昊作为防守方,用包容化解失误。当他们在赛场上如同左右手般配合自如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精湛技艺,更是两颗年轻心灵的同频共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