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道者 | 杜一用
已经对上市公司瑞尔特不具有实际控制权的罗远良,可能又面临失去话语权的危险。如果妻子谢桂琴的主张得到法院的支持,瑞尔特原来“四国演义”的平衡可能就要打破了。

罗远良现在是瑞尔特董事长,谢桂琴是自由职业者,没有在瑞尔特担任任何职务。不过,罗远良和谢桂琴都是瑞尔特的股东。

瑞尔特目前前十大股东中,罗远良和王兵、张剑波、邓光荣各持有12.5%股权,谢桂琴持有2.21%,儿子罗金辉持有2.57%,是瑞尔特的第9大和第8大股东。此外,还有一个儿子罗文辉也持有0.15%,一家人总共持有瑞尔特17.43%股份。
瑞尔特的前四大股东本来是一致行动人,罗远良担任董事长、王兵担任副董事长、张剑波担任总经理、邓光荣担任副总经理,投票权势均力敌。然而,这种一致行动关系在2019年4月解除了。从那以后,瑞尔特变成无实际控制人。

一致行动关系解除后,罗远良的投票权尽管达不到控制地位,在家族力量的支持下,瑞尔特前四大股东势均力敌的天平还是会向他倾斜的。
然而,来自家族力量的支持可能随着谢桂琴的一纸诉状改变了。根据瑞尔特4月23日公告,谢桂琴向厦门思明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申请冻结罗远良所持有的50%股份。这意味着,如果谢桂琴得到法院的支持,将分走罗远良的一半资产,罗远良的股份只剩下6.25%。

夫妻闹到必须通过公堂分割财产的地步,罗远良想再得到家族成员的支持怕是不容易了。这样一来,罗远良即便争取到了两个儿子的支持,在前四大股东的表决权中依然处于下风,这就很难维持在公司一言九鼎的地位。罗远良首先就要面临挑战,瑞尔特董事长的职务还保得住吗?
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对创立了瑞尔特的罗远良来说,似乎更是如此。
根据公开信息,罗远良是龙岩连城人,1999年和另外三大股东一起创立了瑞尔特,这之前,他在中美合资的厦门威迪亚建材工业工作。威迪亚和瑞尔特都生产卫浴洁具,可见,罗远良的创业灵感源自于威迪亚。

按照媒体公开报道,瑞尔特的翻身仗主要来自于智能马桶。2008年,罗远良去日本出差,被日本智能马桶的普及率惊呆了。他看到,这玩意儿不仅能自动加热,还能自动“洗屁屁”。罗远良由此下定决心,瑞尔特一定要造出国产的智能马桶。
但技术这东西就像便秘,看着容易做起来很难。瑞尔特用了10年时间,花了不下2个亿,才在2019年憋出了800多项专利和第一款产品。好在,瑞尔特2016年成功上市,为瑞尔特的可持续发展打通了资本通道。
最新出炉的2024年报表明,目前智能座便器及盖板是瑞尔特最赚钱的业务,营收和利润占比都在60%左右,水箱及配件业务营收占比只有27%。

站在创业者的角度,瑞尔特应该就像罗远良的“第三个孩子”,对于失控必定是万分的不舍。但夫妻走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冰冻三尺想来不会是一日之寒。2015年6月的招股书显示,罗远良与谢桂琴在那个时候就已经两地分居,罗远良住在厦门洪莲里,谢桂琴住在厦门体育路。
作为吃瓜群众,还是希望俩口子假如真的过不下去,能够友好分手。一个稳定的瑞尔特,无论对其他大小股东,还是对俩口子的财富保值增值来说,无疑都最为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