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体重引争议:粉丝护短“胖点好”,舆论怒批“捧杀式溺爱”

赛场之体育 2025-03-09 09:19:08

2025年3月8日,国乒名将孙颖莎的体重突然成为全网交底,起因是体育大v杨大仙在社交媒体发文质疑:“孙颖莎是不是胖了?体测时明显比陈梦,王曼昱丰腴,体脂率可能上升”这番客观分析瞬间引爆舆论场,粉丝与理性球迷的交锋也愈发激烈。

从近期公开训练视频和比赛画面看,孙颖莎确实较之前“丰腴”不少,立定跳远成绩2米06,也落后于31岁的陈梦2m31,理性球迷指出:“乒乓球对步法灵活性要求极高,体重增加可能导致反应变慢,影响竞技状态”。

甚至有网友调侃:“建议乒协增设新规,禁止运动员在比赛中移动双脚,毕竟莎莎增肌后连步子都迈不开了”。然而部分粉丝却集体护短:“胖点好可爱,顶级运动员需要保留肌肉,莎莎体型很合理”,更有甚者将矛头转向教练团队:“邱贻可指导该负责怎么能让弟子变成小肚腩?”,这种赢了吹上天,输了找理由的护短逻辑,让不少围观者直呼这不是爱,是捧杀!

事实上,运动员体重波动本属正常现象,国乒队内就大胖梁靖坤,小胖樊振东这样的例子,两人虽体型壮硕,却屡屡斩获奥运金牌,孙颖莎的教练团队此前也解释:“运动员会根据技战术需求调整体重,增肌是为了应对女子技术男性化趋势”,但粉丝们往往选择性忽视专业解释,将体态变化简单等同于不自律,有评论犀利指出:“妈妈粉心态过重,盯着体重秤不如研究技战术”。

这场争议折射出当下体育圈的畸形生态,当孙颖莎在亚洲杯0-4不敌王曼玉时,部分粉丝仍高喊“你永远是最棒的”,而当她体重稍有变化,又群起而攻之,这种非黑即白的情感绑架。本质是对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干扰。正如资深体育记者所言:“竞技体育的核心是赛场表现,过度关注颜值和体重,反而会模糊公众对体育精神的认知”。

对于25岁的孙颖莎而言,职业生涯正面临关键转折,女运动员25岁后运动机能自然下滑是普遍规律,但她的技术升级和心理韧性仍具有优势。正如教练邱贻可所说:“我们会用科学训练帮她找到平衡点”。作为粉丝,与其纠结于胖瘦之争,不如多关注她在全运会等赛事中的表现,毕竟真正的支持不是滤镜下的完美人设,而是赛场上的每一次全力以赴。

0 阅读:59
评论列表
  • 2025-03-09 11:25

    媒体没事整这些那不是神经病也是走在去往病院的路上[吐舌头眯眼睛笑]

赛场之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