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建议:抗癌饮食需要吃肉?这6类肉或对抑制癌细胞有帮助

逗逗玩转养护 2025-04-18 11:20:4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癌症,是很多人听起来都避之唯恐不及的字眼。

但你知道吗?吃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抵抗癌细胞的生长?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健康建议。

谁说“吃肉=致癌”?这是一种被误解的“饮食恐慌”

近年来,关于“吃肉致癌”的声音此起彼伏,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报告指出加工肉制品属于一类致癌物,这让不少人谈“肉”色变。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其实,肉类并非“原罪”,关键在于吃的种类、方式和量。

很多临床医生和营养专家明确指出: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不仅不会增加患癌风险,反而对抗癌过程中身体的免疫功能支持、组织修复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尤其是某些特定种类的肉类,其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在近年来的多项研究中被证实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

吃对肉,反而是“抗癌饮食”的关键一环

广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张建国曾在一次健康讲座中提到:“很多肿瘤患者一听说得了癌症,就开始盲目忌口,连鸡蛋、鸡胸肉都不敢吃,结果反而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于给癌细胞打开了方便之门。”

他的患者中就有一位60岁的退休教师,罹患乳腺癌后过度忌口,三个月体重下降了15斤,差点耽误了后续治疗。

那到底哪些“肉”可以适量吃?哪些肉或许还有助于抗癌?不妨了解一下下面这6类肉类,它们或许就是你餐桌上的天然“抗癌卫士”。

鸡肉:优质蛋白的“扛把子”,适合术后恢复

鸡肉是低脂高蛋白的代表,尤其是鸡胸肉和鸡腿肉,含有丰富的支链氨基酸,对术后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日摄入适量禽肉,有助于满足蛋白质需求。

鸡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硒是一种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微量元素,被称为“抗癌微量元素”。

据《中国肿瘤防治杂志》报道,肿瘤患者体内硒水平偏低者,其免疫功能显著下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烹饪方式要健康,避免高温油炸、熏烤等方式,以清蒸、水煮、炖煮为宜。

鱼肉:深海鱼富含奥米伽-3,抗炎抗癌两不误

鱼肉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等,其中的奥米伽-3脂肪酸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2022年《中华肿瘤杂志》一篇综述文章指出,奥米伽-3脂肪酸能够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此外,鱼肉还富含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这些营养素对骨骼健康、造血功能及神经系统也有保护作用。

每周吃2~3次深海鱼,可作为抗癌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鸭肉:平补不上火,适合体质虚弱的癌症患者

鸭肉性凉,具有滋阴养胃、清热降火的功效。

特别是在放化疗期间,很多患者会出现口干舌燥、咽喉不适等“上火”表现,适当食用鸭肉有助于缓解这些情况。

南京市中医院肿瘤科在2024年的一项临床观察中发现,将清炖鸭肉汤作为术后食疗的一部分,患者的食欲、体力恢复情况优于普通饮食组。

关键在于“清炖”,避免使用酱油、辣椒等刺激性调料。

鹌鹑肉:小身材,大营养,助力提升免疫力

鹌鹑虽小,但其肉质细嫩,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适合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苏州市立医院肿瘤科曾分享一位胃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案例,鹌鹑肉汤作为康复期营养支持食谱中的常见菜肴,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体力,提高白细胞水平,顺利完成后续化疗。

鹌鹑蛋也同样营养丰富,但每日不宜超过4个,避免胆固醇摄入过多。

兔肉:低脂高蛋白,适合肥胖型癌症患者

兔肉被誉为“保健肉”,脂肪含量极低,但蛋白质含量高达21%以上,远高于猪肉和牛肉。

对于肥胖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相关肿瘤(如肝癌、乳腺癌)患者来说,兔肉是非常理想的蛋白来源。

2024年《肿瘤代谢营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兔肉在减少体内脂肪沉积、调节血脂、控制血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辅助改善代谢环境,从源头上“断掉癌细胞的粮草”。

牛肉:富含铁和锌,但要控制摄入频率和方式

牛肉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和锌元素,铁是维持红细胞生成的重要物质,而锌则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不可缺的“微量英雄”。

不过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红肉虽好,但不可贪多。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摄入红肉(包括牛肉、猪肉)不超过50克,优先选择瘦肉部位,并避免熏烤、煎炸等烹调方式。

合理搭配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减少红肉在肠道中的致癌风险。

饮食结构调整,才是“抗癌”的根本

如果说治疗是“打仗”,那么饮食就是“后勤”,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再先进的武器也难以奏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肉类,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营养均衡,不能偏食,蔬菜水果、粗粮豆类、坚果乳制品都应合理搭配;二是控制体重,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三是少盐少油,避免腌制、熏烤、油炸食品的频繁摄入;四是坚持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肿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健康的忽视。正如那句老话:“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但病从口入,防在平时。”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才是远离癌症的根本之道。

医生的使命,不只是开药看病,更是帮助人们理解身体、管理健康。

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饮食开始,守护生命的底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23年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2]李涛, 张建国. 鸡肉与肿瘤康复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3,30(04):412-415.

[3]王静, 周志宏. 奥米伽-3脂肪酸在肿瘤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肿瘤杂志,2022,44(09):853-856.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14 阅读: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