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山川形胜、文化厚重,自古英雄辈出。众多河北籍名将驰骋疆场,书写传奇,其事迹和精神,是燕赵文化乃至华夏文明的瑰宝。
1. 乐毅(战国)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时燕国求贤,乐毅得展抱负。公元前284年,他统领五国联军伐齐,连下七十余城,差点灭齐。他因功遭到燕惠王猜忌,出奔赵国。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和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得到历代兵家的推崇。

河北邢台人。李牧刚开始驻守赵国的北部边疆,使用计谋大败匈奴,使其十余年不敢南侵。在赵秦战争中,宜安之战他重创秦军。可惜赵王迁中秦国反间计,将其杀害,赵国也走向衰败。李牧凭借卓越才能,成为当时赵国的中流砥柱,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3. 赵奢(战国)
河北邯郸人。赵奢早期征收田租,不畏权贵,得平原君举荐,掌管赵国赋税。公元前270年,秦军重兵包围阏与,赵奢领命前往救援,出其不意大败秦军,解阏与之困。此役显示出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遏制了秦国扩张。

上谷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区)人,东汉初年名将。早期出任郡功曹,得到太守耿况的欣赏。刘秀起兵时,他是河内太守。面对朱鲔来犯,指挥有方,击退敌军。寇恂还谦虚谨慎,颇具政治智慧,当与贾复产生矛盾时,以大局为重主动避让。凭借突出功绩,位列“云台二十八将”。

河北涿州人。作为蜀汉名将,张飞勇猛过人。长坂坡之战,他率二十余骑断后,吓退曹军。入川作战,他义释严颜,一路势如破竹。巴西之战,他巧用战术大败张郃,守护蜀汉疆土。张飞虽性格豪爽鲁莽,对刘备却是忠心耿耿,是勇猛彪悍的象征。

6. 赵云(三国)
河北正定人。赵云武艺超群、忠勇双全。长坂坡之战,他单枪匹马救阿斗。刘备入川后,赵云随诸葛亮平定郡县。汉水之战,他用空城计吓退曹军,又率军反击,刘备赞其“一身是胆”。赵云一生为蜀汉征战,不居功自傲,有勇有谋。

河北任丘北人。原属袁绍,官渡之战后归降曹操。张郃随曹操南征北战,江陵之战,他击败刘阿;街亭之战,他识破马谡计策,大破蜀军。张郃用兵灵活,善于据地形制定战略,历经三代曹魏君主,为曹魏政权立下汗马功劳 。

河北南宫人。袁绍麾下猛将,“河北四庭柱”之一。在袁绍统一河北的战争中,颜良屡立战功。官渡之战,他进攻白马,令曹军陷入困境,虽最终被关羽斩杀,勇猛之名远扬海内。

河北南宫人。同为“河北四庭柱”,文丑作战勇猛。在袁绍统一北方时,他作为先锋攻城略地。官渡之战,曹操用辎重诱敌,文丑中计被伏击,奋力抵抗,仍战死沙场。

河北涞水人。看到中原沦陷,祖逖心怀恢复故土的壮志豪情。他率部北伐,联合流民坞堡主,多次击败后赵军队,使黄河以南一度归晋。“闻鸡起舞”的故事激励众人。东晋朝廷对北伐支持不力,祖逖壮志未酬,忧愤而死,其精神为后世敬仰。

河北无极人。刘琨出身世家,年少有壮志,与祖逖“闻鸡起舞”。西晋末年,他坚守并州,招募流民、抗击外敌,还与拓跋氏结盟对抗匈奴。其诗文慷慨激昂。虽未能匡复晋室,忠义与勇气被后世传颂。

12. 高肃(南北朝)
河北景县人,北齐宗室、名将,字长恭,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河清三年,北齐军在邙山被北周围困,高肃率500精骑戴面具冲击周军,解洛阳之围,声威大震,将士们作《兰陵王入阵曲》来歌颂他。遗憾的是,他功高震主,被北齐后主高纬猜忌,赐毒酒而死。

河北武邑人,字定方。唐太宗时,苏烈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夜袭阴山时率两百骑兵直捣颉利可汗牙帐。唐高宗时,他西征西突厥,将唐朝版图拓展至中亚咸海。之后,他又平定葱岭之乱,夷平百济,讨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为大唐繁荣稳定立下不朽功勋。

河北灵寿人。北宋开国名将,为人仁厚谦谨。后汉时为成德军牙将,后周时蒙恩入京。北宋建立,他多次监军伐北汉、平后蜀。开宝七年,他挂帅讨伐南唐,军纪严明,使南唐归宋。曹彬历经多朝,为北宋统一大业贡献突出,被誉为“宋良将第一”。

河北饶阳人。出身将门,在北宋统一战争和宋辽战争中表现突出。他参与平定南唐、吴越,在宋辽战争的君子馆之战中顽强抵抗,善用谋略,为北宋边疆稳定贡献巨大。

河北大名县人。北宋开国功臣,参与陈桥兵变。在北宋统一过程中,他南征北战,参与平定南汉、南唐和北汉。雍熙三年宋辽岐沟关之战,他指挥失误致杨业战死。尽管有此污点,他在北宋开国和统一过程中的功绩依然不可磨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