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因病离世,尸骨未寒之际,皇太极带着诸皇子闯进大妃阿巴亥的住所,宣称努尔哈赤留有遗言让她殉葬。当时在场之人除了皇太极,还有和她有暧昧关系的代善,以及三个亲儿子,可惜没有一个人替她求情,阿巴亥百般恳求也无济于事,最后被迫自缢而亡。
阿巴亥从12岁嫁给努尔哈赤,是他最喜欢的“白月光”,在努尔哈赤的最后时光,也是她陪伴左右,可惜努尔哈赤一死,就被皇太极逼死,只因为她无意间成了皇太极登上汗位的绊脚石。
1593年,叶赫部、乌拉部等九个部落组成联军,向建州女真部发动大规模进攻,努尔哈赤率领部队奋起反击,大败九个部落,生擒乌拉部的二贝勒布占泰。事后,努尔哈赤非但没有处死布占泰,还热情地款待他,把一个女儿和一个侄女嫁给他。
努尔哈赤这么做是想要笼络布占泰,通过他把手伸向乌拉部。机会很快来临,1596年乌拉部发生内乱,布占泰的部主哥哥满泰被叛军杀死,努尔哈赤趁机扶持布占泰上位,成为乌拉部的新任部主。布占泰上位后,为了巩固双方的关系,向努尔哈赤献出了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哥哥满泰的女儿阿巴亥。
此时的阿巴亥只有12岁,她贵为乌拉部的公主,金枝玉叶、教养良好,身边有无数人照顾,有个快乐的童年,但随着父亲的离世,被叔叔当作联姻工具送出去,这一切都化为乌有。
努尔哈赤比她大31岁,都能做她的父亲了,而且他的身边已经有无数女人,特别是继福晋衮代,那是个精明能干的女人,把后宫女人都管理得服服帖帖,想要针对阿巴亥不费吹灰之力。
这场被无数人看好的亲事真的有那么好吗?个中委屈和苦楚只有当事人清楚。
阿巴亥深受努尔哈赤的宠爱,不到一年就被册封为大妃。阿巴亥也非常争气,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和十五子多铎,三子聪慧勇猛,她的地位也更加稳固。
努尔哈很看重阿巴亥的三个儿子,让阿济格掌管正黄旗,让多铎掌管镶黄旗,同时还准备把镶白旗交给多尔衮管理。总共只有八旗,阿巴亥的儿子们独占其三,这份殊荣任谁看了能不羡慕。
阿巴亥能够盛宠不衰,与她的聪慧果断脱不开关系。布占泰站稳脚跟后,不愿再向努尔哈赤俯首称臣,所以多次主动挑起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1607年那次。
无法忍受乌拉部长期侵袭的蜚悠城主请求投靠建州女真,努尔哈赤派遣弟弟舒尔哈齐、儿子褚英和代善前去接应。
布占泰得知此事,立马派出上万大军前去拦截,富有戏剧性的是,上万大军竟然不敌褚英带领的三千士兵,被打得狼狈不堪、落荒而逃。
他在前方不停地搞事情,阿巴亥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一边是母族,一边是丈夫,应该支持哪方呢?好在她足够聪明,为了自己和儿子们的将来,坚定不移地站到努尔哈赤那边。
1612年双方间的冲突不断升级,最终迎来决战,努尔哈赤两次御驾亲征,发誓要彻底消灭乌拉部。
双方打得不可开交,阿巴亥也没有闲着,主动管理后勤事务,让努尔哈赤出征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她的举动为自己赢得了美名,也换来了努尔哈赤更多的宠爱。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阿巴亥已经陪伴了努尔哈赤二十年,昔日天真的少女已经长成稳重的贵妇,昔日威武豪壮的大汗如今已经垂垂老矣。
看着日益苍老的努尔哈赤,阿巴亥心中的忧虑越来越大,这个男人是她唯一的靠山,靠山一倒她也会跟着万劫不复。
个人生死事小,她那三个儿子怎么办?阿济格只有二十岁来岁,多尔衮和多铎都还没成年,黄毛小子一个,等努尔哈赤一死,诸贝勒争权,他们只有被人拆吃入腹的份儿。
阿巴亥越想越忧愁,迫切想要给自己重新找个靠山,她把目标锁定努尔哈赤的第二子代善和第八子皇太极,这两人同列四大贝勒,位高权重,将来可以为他们母子三人提供一方庇护。
她刻意向两人示好,亲自送去水果慰问,可惜皇太极对她的态度一直很冷淡,也从不吃她送去的水果和食物,代善则恰恰相反,很快陷入阿巴亥的温柔乡里,两人时常背着努尔哈赤眉来眼去。据说阿巴亥除了送吃的,还曾多次盛装打扮,半夜出现在代善的府邸。
这代善也是糊涂,他曾是努尔哈赤最看好的汗位继承人,按照当时盛行的“收继婚”惯例,只要他能继承汗位,就能同时继承努尔哈赤的所有女人和财宝,可他偏偏等不及,非要趁努尔哈赤健在时,和自己的继母不清不楚,等于是自埋祸根。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人的暧昧关系很快被努尔哈赤的一个小妾发现,她嫉妒阿巴亥得宠,想要取而代之,于是跑去向努尔哈赤告密。
努尔哈赤得知此事怒不可遏,把两人叫来对质,两人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可即便如此,也许是顾念多年的情分,也许是考虑到自己的颜面,总之他没有大张旗鼓地处罚两人,只是把两人斥责一番,然后将此事压了下来。
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知道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添油加醋四处传谣,结果越描越黑,努尔哈赤不得不亲自出面处理,以“私藏金银”的罪名把阿巴亥赶了出去,同时要求她不许和任何人来往,让她在草原上自生自灭。
阿巴亥含着泪离开,孤独地在草原上度过了漫长的一年,随后又被努尔哈赤接了回来,继续担任大妃。
史料记载她“有机变”,从复宠这件事也能看出她有超于常人的聪慧,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做了什么,才让努尔哈赤对她依然那么宠信,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没有实力加持,单纯的聪慧也会成为伤害自己的利器。
1626年,努尔哈赤出征蒙古喀尔喀,班师回朝的途中毒疽发作,他自知命不久矣,命人火速召来阿巴亥。
在他临终前的六七天,一直由阿巴亥随身侍候,据说他曾向阿巴亥说过身后事的安排,同时也指定了继承人,可不管他具体说了什么,人死灯灭,一切就都不作数了。
努尔哈赤一死,诸贝勒展开激烈的汗位争夺,褚英死后,代善是众兄弟中年龄最大的,自幼跟着努尔哈赤东征西战,军功赫赫,有一大批支持者,不过受“出轨继母”风波的影响,也有很多人对他有意见;皇太极精明睿智,手握重权,也被很多人看好。
这两人最终顺利杀入决赛圈,关键时刻,代善主动退出,并宣称要支持皇太极,最终皇太极胜出,登上汗位。
自古权力争斗,有胜就有败。
皇太极这边得偿所愿,多尔衮三兄弟却还沉浸在丧母的悲痛中,就在努尔哈赤断气没多久,皇太极率领诸贝勒闯入阿巴亥的住所,扬言自己掌握着父汗的遗言,让阿巴亥殉葬。
他当众斥责阿巴亥嫉妒成性、有机变,总是惹恼父汗,如不是父汗英明睿智进行压制,不知道她要闯出多大的祸乱,所以父汗临终留下遗言:“等我去世,一定要让她殉葬。”
皇太极之所以这么迫不及待地诛杀阿巴亥,是因为觉得努尔哈赤临终前肯定告诉了她继承汗位的人选,而且有很大概率是阿巴亥的儿子,与其等他们母子登上权力巅峰,不如先下手为强,在阿巴亥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杀人灭口,死人不会说话,一切还不是由自己说了算。
阿巴亥想要争辩,可此时哪里还有人听她说,皇太极气势汹汹,昔日感情深厚的代善也翻脸无情,催促她赶紧自缢殉葬。
再看三个儿子,阿济格虽已成年,但在诸位位高权重的哥哥面前,根本没有说话的份儿,两个年幼的儿子不过十三四岁,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最终,她带着满腔不甘与凄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阿巴亥自知难逃一死,决定为儿子们最后做一次谋划,她神情悲切地对皇太极说:“我的两个儿子多尔衮和多铎都还年幼,请恩养他们。”
在得到皇太极肯定的答复后,她换上华丽的礼服,画上精致的妆容,然后用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十二岁嫁给努尔哈赤,到三十七岁自缢而亡,在她短短三十六年的人生中,大半时间都陪在努尔哈赤身边,死后也要与他长眠在一起。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当上摄政王,曾将她追封为“孝烈武皇后”,牌位迁入太庙。
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为了泄愤,又把她的牌位逐了出去,同时废黜封号,挖出骸骨另行安置。
生前不安,死后不宁,阿巴亥的一生都充满了悲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