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败类”这个词,这次真找到了标准答案。
4月8号晚上,上海地铁1号线高峰时段,一场猥亵事件在人挤人的车厢里悄悄发生——直至那一滩“白色液体”打破平静,引发全网震怒。
视频一出,舆论瞬间爆炸。施害者姚某,一名41岁的中年男子,被迅速扒得底裤不剩——学历高、职位高、收入高、家庭看上去也“幸福美满”,但这一切光鲜外壳,在他行为暴露那一刻,统统变得不值一提。
问题出在哪儿?他不是没受过教育,也不是走投无路。相反,他“成功人士”的标签贴满全身,复旦毕业,在科技公司当中层,还签过千万项目,家住新天地,电脑屏保是全家福,一副人生赢家的架势。但也正是这种人,转身却在地铁里伸出了“脏手”。靠近、蹭触、猥亵,最后留下一摊恶心人的污迹。姑娘怒问:“是你弄的?”他还在嘴硬狡辩。直到一句“你拉链开着呢”,彻底撕下了他的伪装。
分析这个事件,最让人愤怒的不是猥亵行为本身,而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违法而心存侥幸。他不是一时“失控”,而是带着预谋的猎色。人太多?就敢借“人挤人”来掩护自己的恶行。女孩穿瑜伽服?就敢盯上“容易下手”的目标。他太清楚什么情况下最“安全”——可惜这次他翻车了。
而比起他露馅的这一刻,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是第一次,还是“惯犯”?
不少网友留言称早在五六年前就见过这人“行为不检”。如果是真的,那他一路上干了多少次?我们又错过了多少次揭露?他靠着“体面外壳”成功掩藏了太久。
而更讽刺的是,有网友翻出他老婆的照片,说是个标准“白瘦美”。孩子才8岁,家境不错,按理说生活该有多稳定就有多稳定,可偏偏,这样的人走上了地铁猥亵的路。
所以这件事的核心不是“怎么这么冲动”,而是:“他根本不觉得自己会被抓。”
社会总误以为,变态都是猥琐、不修边幅、没学历的人。但姚某的出现,就是一记重锤:猥亵者可能穿西装、说人话、开好车,甚至背后是一整个看似完美的人设。这种“反差感”才真正可怕。因为一旦戴上“成功人士”面具,很多人就默认他不会做出“这种事”。可事实呢?他做了,而且还不止一次。
解决这个问题,光靠法律制裁是不够的。姚某被拘留,这是最低限度的正义。但接下来,社会要思考的是:如何打破对“人设”的迷信,如何不再对所谓精英掉以轻心。别再用“冲动”、“心理问题”来洗白;也别再说什么“他曾经很优秀”,优秀的人更该有底线,而不是用自己的“资本”来换取“豁免权”。
最后,奉劝一句:别再相信人设,别再为“表面光鲜”找借口。穿西装的不一定正派,有背景的不一定干净。有些人,看起来是精英,实际上是披着人皮的垃圾。
别高看人性,也别低估恶意。这才是真相。
这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博主,温和吐槽,让人上头。喜欢就点点关注吧。
这种事情网曝他人,无异于杀人全家,吃人血馒头。
在我们农村老家有句话叫狗屎不臭挑起来臭
不是剧情有反转了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