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一个老人牵着一个年轻女孩过斑马线。
他头发花白,步子不快。
但他笑了,笑得温和、平静。
这是李宗盛。
曾经写出无数情歌,也经历无数情伤的李宗盛。
现在的他,不再唱那句“越过山丘”,也不再提谁在等候。
他终于安定了,身边的她,小他27岁。
为什么是她?
很多人都在问。

李宗盛出生在台北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严厉,母亲沉默,家里没什么音乐细胞。
从小功课不好,怎么读都读不进去。
中考失败,一次。又一次。
母亲把他塞进补习班,想让他“重新做人”。
结果还是失败了。
父亲失望至极,说:“你啊,将来没出息。”
这句话,他记了一辈子。
当别的孩子拿着奖状回家,他抱着吉他窝在房间角落。
那会儿,他开始喜欢弹琴。
不是为了出名,只是太压抑了,得找个出口。
白天他去送煤气。
晚上,就去餐厅唱歌,一把破吉他,一首首情歌。
没人看好他,连自己都怀疑自己。
直到郑怡出现。

郑怡,是他第一个公开的女朋友。
她是歌手,唱功了得。
她喜欢他的才华。
他靠她第一次进了音乐圈。
他们谈恋爱,也一起工作。
他给她写歌、做专辑。
1982年,《小雨来得正是时候》发行,两人火了。
事业和爱情,都在往上走。
但感情就是这样——红了,反而容易碎了。
年纪小,脾气也大。
一吵一闹,一冷一热,最后,还是分了。
分手之后,李宗盛的创作越来越深,越来越痛。
他成了金牌制作人,写出无数经典。
也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第二个女人——朱卫茵。

1988年,两人结婚了。
朱卫茵为了他,从香港搬来台湾,放下工作,带孩子做家务。
一开始很甜,后来就苦了。
李宗盛事业越做越大,经常不在家。
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慢慢开始焦虑、害怕。
她打电话问他在哪,问得多了,他烦了。
她哭,他冷。
曾经的温柔,都被生活吞了。
她知道,他的心,已经不在家了。

1993年,他遇见了林忆莲。
她是他喜欢的那种女人。
有气质,有才华,唱歌一开口就让他心动。
他说她声音里有温度,像酒,像夜。
两人合作音乐,也合作感情。
朱卫茵察觉到了。
她打电话去劝林忆莲,说:“我们家老李有孩子了。”
林忆莲没吭声,收拾东西去了加拿大。
所有人以为事情到此为止。
可李宗盛不肯。
他停掉所有工作,飞去加拿大追她。
站在楼下吹了一夜冷风。
这一夜,他记了一辈子,也写进了《为你我受冷风吹》。
最终,他赢了。
1997年,他离婚,放弃了一切,娶了林忆莲。
婚礼上,他承诺要保护她一辈子。
可婚姻不是情歌。
唱得再好,也敌不过柴米油盐。
两人越来越像合伙人,像搭档,却不像恋人。
后来,他们和平分手。
没有争吵,没有撕扯,只是彼此明白,再爱也走不下去了。
他送上祝福,结束这段感情。
但心里的痛,写在了无数首歌里。
爱已成往事,心口的那根刺,拔不掉。
2014年,李宗盛在台北开演唱会。
一首《当爱已成往事》,他和林忆莲“隔空对唱”。
大屏幕上是她,他在台上唱,哽咽。
他知道,再唱一百次,她也不会回来了。
有些人,是戒不掉的念。
时间过去了,爱没过去。
但爱,不是人生的全部。
2015年,他再婚了。
娶了一位比他小27岁的女孩,叫千惠。
外界议论纷纷,说他老牛吃嫩草。
但他不回应。
这次的婚姻,不再是轰轰烈烈,也不再写情歌,不再上台演唱。
他们过得简单。
逛街,吃饭,散步,遛狗。
她说得少,他话也不多。
但他们的眼神里,有一种“我们都不再逃”的感觉。
有人说他终于服老了,但他只是服了命。
经历那么多感情、得失、跌撞,他不再想抓住谁,也不怕谁离开。
人到暮年,不是所有故事都要一个圆满结局。
每一段情都很真,每一次痛都很深。
但走到今天,他终于放下了。
不是没感情了,而是看开了。
年轻时,觉得爱要轰烈,要不顾一切。
到后来,才明白,能一起慢慢走、一起过平凡日子,比什么都珍贵。
他不再写“你是我最爱的人”,也不再唱“谁还在等我”。
他现在,只想好好过日子。
头发白了,眼神却清明。
牵着她的手,慢慢过马路。
李宗盛这一生,有过高峰,有过低谷。
也有过惊天动地的爱。
但最难得的,不是他写了多少首歌,而是他终于把自己的人生,唱成了最温柔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