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Nameless 审核丨菜包排版丨鹿九
不知道最近大家在上网的时候有没有被大数据推送到一些很诡异的视频,这些视频内容通常是一张很明显由两个不相干物体合成的AI图,带着很魔性的意大利语介绍以及炸裂的背景音乐,就像下面这几张一样。



这类略带点精神污染视频在国内被称为“AI山海经”。整个视频没有任何的意义,看完让人不知所云但是又欲罢不能,多看几次甚至都能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全认识的或许可以把自己加进去了。

这种最近在各大平台的播放量激增,就拿B站举例,很多AI视频都来到了几十万的播放量,让人感到摸不到头脑,到底是谁在看这些毫无意义的视频?哦,原来是我啊。
在国内都这么火,在发源地的国外那更是火的一塌糊涂,相关视频已经来到了千万级别,原来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看这种无意义视频。

这些视频中的AI角色本身没有任何的逻辑,都是由一些不相干的物品进行随机组合。但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不少角色的形象深入人心,最有名的莫过于木棍人tung tung tung sahur、耐克鲨鱼Tralalero Tralala、鳄鱼飞机Bombardiro Crocodillo。甚至有人给他们做了百科,介绍了每一个AI图的来源以及背景故事。

tung tung tung sahur算是所有AI山海经中人气最高的角色了,在印尼和马来西亚文化中,一种叫做 "bedug" 的大型双面鼓被用来标志祷告时间,并在斋月期间用于宣布Suhoor。 "tung tung tung " 是模仿鼓声的拟声词。是不是让人很摸不着头脑,其实所有AI山海经角色的创造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只是创造角色显然不够,有角色的地方就有战力比拼,AI山海经同样也是,很多人认真的对比每个角色之间的战力,做出视频来让他们进行战斗,当然视频同样也是AI制作的。Lirili Larila vs tung tung tung sahur,你们知道吗?


还有人将这些AI图打印出来,在学校里玩对战。

再然后围绕着AI山海经又开始衍生出各种抽象视频,比如“为什么我不推荐新手碰Bombombini Gusini?”这种煞有其事的介绍英雄的视频,评论区也非常配合的讨论新人该玩什么,版本强势英雄是谁,许多路人一脸懵逼的点进来又一脸懵逼的出去,不禁感慨是我不够抽象还是这个世界太抽象了?

甚至有人直接在手臂上纹了tung tung tung sahur的纹身,也是个狠人了。

念出这些AI图名字算是这个梗很大的一个玩法所在,于是出现了各种挑战视频,在最短的时间内念对名字。

这类视频的播放量也是其高无比,比如这位博主如果大家看过AI山海经应该都看过他的速通视频,在油管上他大概有122万粉丝。

在速通视频之前他的视频播放量大概是在20-30万之间但是速通AI山海经的视频播放量普遍都在300万左右,这就是如今抽象至上的结果。
这个是AI山海经的角色挑战网站,大家如果闲着无聊可以挑战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量:https://www.sporcle.com/games/bpostel2025/italian-brainrot-characters-1

这类无意义的视频有个更为学术的名字“脑腐”(brainrot)视频。在2024年,脑腐被评为了《牛津英语词典》年度词汇,脑腐并不是指大脑产生生理性疾病,而是指思想的腐化,反映出人们对网络上“垃圾信息”盛行的担忧。
再往前点这类脑腐视频就是给路人看无意义的图片,整个视频有意义吗?并没有意义。

再古早的比如鸡块旋转1小时这类的视频,你说他有什么意义吗,显然是没有的,但是播放量奇高无比,这几年大家就是喜欢看这种“抽象”视频。

按照meme这个概念的提出者理查德·道金斯的说法,模因的本质就是一种信息复制和模仿的过程,一段只有就几秒但不断重复的视频或者表情包,其实都算是精神污染的一种,让人可以不带脑子的记住并脱口而出,就像是tung tung tung sahur,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就会叫上一句。

我在观看这些视频的时候脑袋中总是浮现出《GTA5》中崔佛的那句台词“ I know that's not normal, but in this crazy world, is normal so good?”我知道这不正常,但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正常就这么好吗?
早在1854年,亨利·大卫·梭罗就在其著作《瓦尔登湖》中对脑腐就有所提及。在书中结尾部分,梭罗批评了当时社会贬低复杂思想价值的倾向,并认为这体现出人们精神和智力水平的普遍下降。
“当英格兰努力防止马铃薯腐烂时,难道就没有人努力防止‘脑腐’吗?后者是更普遍的危险。”梭罗写道。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脑腐”再次吸引人们的视线。“脑腐”被定义为指一个人的精神或智力状态可能出现的恶化,尤其被认为是由于过度接触被视为琐碎或缺乏挑战性的内容(如今多指网络内容)引起的。
在如今的中文语境下解释脑腐,大概就是一种“有意或者自我放任下的沉迷玩梗与抽象”。

有意思的是,小红书发布的2024年度关键词也是“抽象”,可见这种扔掉大脑的状态,远远不止是小范围的流行。在如今的网络世界,无意义仿佛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发疯是因为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尽管它们显而易见。玩抽象看短视频可以躲避现实,但是沉迷于躲避现实是不对的。

就连我这种手机里没有下载抖音的人有时候都会在B站的短视频里狂刷半天,然后关上手机发现自己的脑袋空空什么都没有记住。不敢想象如果下载了抖音会变成什么样子,当然我并不是说抖音并不好,工具本身没有对错,难的是让自己不会上瘾。
AI山海经视频是对当下抽象文化的又一次发展,我个人建议是不要接触,因为AI生成图确实比较精污,在如今大数据的精准推送下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最近为了摆脱AI山海经正在不断的点击不感兴趣,但是感觉写完这篇文章之后又要卷土重来了。病毒式的网络文化传播到现实世界往往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就像是玩抽象把脑子玩坏的人一样,现实中玩抽象只会遭人厌恶。

在100年前赫胥黎创作的《美丽新世界》中存在着一种零食“苏摩”,这种零食能够在短时间里麻痹人的神经,让人丢掉烦恼获得快乐,如今苏摩似乎已经具象化了。比起看这种无意义的脑腐视频,我更喜欢看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