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投资涌入奥地利时,这个欧洲小国欣喜若狂——基建、技术、旅游……双方合作让奥地利经济蒸蒸日上。
然而今天,奥地利紧跟美国步伐,封杀TikTok、还配合欧美打压中国企业,背信弃义的行径触怒中国。
最终,中国断然撤资10亿欧元,暂停5G和高铁合作,召回大批技术人才,让奥地利经济瞬间陷入困境。
那么曾经的“蜜月期”为何突然破裂?奥地利又为何甘心沦为美国棋子?

1971年,正值冷战的紧张时期,地处欧洲中部、奉行中立政策的奥地利,决定与远在东方的中国建交。
奥地利此举并非心血来潮,当时国内经济深陷衰退泥沼,急需开辟新市场来缓解压力,而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无疑像一座闪耀着希望之光的宝藏,吸引着奥地利。
在正式建交前,中国秉持谨慎态度,对奥地利的工业体系展开秘密考察。

那时的奥地利,虽说工业基础不错,但关键机床等核心工业设备,还依赖苏联供应,这也给中国的对外合作带来了机遇。
建交后,两国的友好往来迅速升温,奥地利众多企业瞅准商机,纷纷奔赴中国建厂投资。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相当明智,他们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利润甚至达到在本土市场的17倍之多。
随着全球经济合作浪潮的推进,奥地利积极响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市场的重要纽带,国内经济也借此东风,实现了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两国人文交流也日益频繁,每年都有上百万中国游客奔赴奥地利,为奥地利带来了不少的旅游收益。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疫情初期,奥地利迅速伸出援手,向中国捐赠了30吨物资,这份情谊,中国人民铭记在心。
当疫情在奥地利蔓延,形势严峻之时,中国也毫不犹豫地回赠大量抗疫物资,展现大国担当,两国情谊在患难中进一步升华。

到了2022年,双方再次携手,签订了高达61.5亿美元的技术引进合同,合作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谁能想到,这看似坚如磐石的友好关系,竟会在之后风云突变,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2019年,奥地利政府还信心满满地与华为签署5G合作协议,当时奥地利电信业界普遍认为,华为不仅技术领先,性价比也极具优势。
然而好景不长,在美国的强力施压下,奥地利政府突然变了态度。

2021年,他们以所谓的"安全漏洞"为由,毫无证据地将华为踢出局,转而选择了爱立信公司。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2022年,奥地利国会还煞有介事地通过了"新疆人权决议",作为一个地处欧洲中部的小国,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这种行为着实令人费解。

2023年,TikTok问题成为了新的导火索,这款风靡全球的短视频应用,让无数外国年轻人爱上了中国文化,这显然刺痛了某些西方国家的神经。
美国开始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企图强制收购TikTok,当遭到拒绝后,便开始实施所谓的"净网计划"。
而奥地利政府,又一次毫不犹豫地站队美国,开始对TikTok进行各种限制。

到了2024年,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奥地利军方高层竟然公开表态要"协防台湾",这种赤裸裸地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已经完全突破了外交底线。
一个曾经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居然做出如此不智之举,着实令人遗憾。
中国向来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对外关系,面对奥地利一系列背信弃义的行径,果断采取了反制措施。

中国迅速撤回了在奥地利进行的5G建设项目,同时终止了所有与奥地利之间的合作及援助。
中国撤离后,奥地利的5G建设进度戛然而止,原本规划中的高速网络蓝图化为泡影,通信产业发展严重受阻。

高铁项目也被迫搁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停摆,大量在建工程陷入僵局,前期投入的资金面临巨大损失。
企业因缺乏中国合作伙伴,原材料供应受阻、技术支持中断,成本急剧攀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份额迅速萎缩。
许多企业经营艰难,不得不裁员自保,失业率飙升,民众生活压力骤增,民生陷入困境。

在国际舞台上,失去了中国支持的奥地利,话语权骤减,以往凭借与中国的合作,奥地利在欧洲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影响力,可如今却沦为配角,处境尴尬。
本以为紧跟美国能获取利益,然而美国却在一旁冷眼旁观,对奥地利的困境不管不顾。

结语
此时的奥地利,如梦初醒,试图再次修复与中国的关系。
但曾经遭受背叛的中国,怎会轻易放下芥蒂?
信任一旦破裂,重建谈何容易,奥地利需要拿出十足的诚意,改正错误,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才有可能迎来两国关系的转机。
参考文献环球网——2025-01-17《奥地利组织Noyb在多个欧洲国家投诉包括TikTok在内的六家中企,外交部回应》

军事前沿网——2023-07-07《自毁前程取悦美国,中国决定撤离,如今回头也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