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总反复,根源不在肺!中医从脾肾入手,脾胃好了,鼻炎就好了

王主任知识说 2024-07-15 17:26:4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医生朋友王医生;

中医讲,肺开窍于鼻。不论是鼻炎,还是过敏性鼻炎还是鼻窦炎,本质上都属于中医的“鼻渊”“鼻鼽”的范畴。

有许多朋友都会认为鼻炎的根本在肺,是外邪侵犯肺络,导致鼻窍不通,是肺气虚了。而后立马去补肺,吃一些补药等,但却没有什么效果。

在我看来呢,鼻炎的本质其实大多不在肺,而是在脾肾两脏。

鼻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打喷嚏,流鼻涕等。这鼻涕从哪里来?不就是水液滋生出来的么,和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的就是脾肾两脏。

首先呢,脾主运化吸收,可以把吃进去的食物和水转化为气血津液。

若是脾虚,运化无力,水液代谢失常,导致水湿积聚在脾胃中,生湿生痰,痰湿跟着气血上升到肺中,阻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同时跟随肺气上阻鼻窍,导致鼻涕增多,引发鼻炎。

这类朋友除了鼻炎的症状外,还常常伴有精神倦怠,头晕头蒙,昏昏欲睡,浑身没劲,不思饮食,吃点就容易腹胀等情况。

这个时候你要治鼻炎,就不能去忽略了脾这个问题,而是要去健脾祛湿。

再来说说肾,肾阳,即肾火是全身的根本,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

肾阳亏虚,肾的水液气化功能(代谢)下降,就像是大雾久久不能消散一样,这些雾气,即湿气蕴藏在人体体内,形成痰湿。

另一方面,肾阳不足,鼻窍失于温煦,风寒湿邪容易侵犯鼻窍,损伤肺络,就容易导致鼻炎。

这类朋友除了鼻炎的症状外,还常常怕冷,手脚冰凉,面色淡白没有气色,腰膝酸软,精神不佳,经常拉肚子,小便次数增多,清长等。这个时候你去治鼻炎,那就要去温补肾阳才行。

给大家分享一个门诊案例:

吴先生,今年 28 岁,患有过敏性鼻炎已有两年之久。

最初,通过西药治疗能勉强控制症状。但是最近,因工作过度劳累和受寒,导致病鼻炎加重。

怎么办?抛下西药,他决定看中医。

刻诊;见其脉象沉细,舌苔薄白,舌质淡,伴有腰膝酸软、四肢冰凉、大便稀溏、食欲减退等症状,且进食后易感饱胀,全身乏力,精神状态欠佳。

而且,由于鼻炎发作,吴先生鼻塞、流鼻涕,喷嚏不断,整个人的嗅觉几乎就丧失了。

我一听就明白了,这个患者的问题,就是我前面说的“脾肾亏虚,鼻窍失守”。

于是开方,但见——

内服:黄芪、白芷、辛夷花、苍耳子、荆芥、防风、柴胡、薄荷、川芎、五味子、甘草、鹿角胶、山茱萸、党参、山药、白术

外用:中药塞鼻子方法同步改善鼻塞;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10剂之后,鼻部问题都有减轻,鼻子通气情况好多了,嗅觉恢复3成,鹿角胶、山茱萸、党参、白术减量,继续用,并以补益肝肾的中成药辅助调养。

半个月后,诸证悉平,病告痊愈。

这里头,白术、山药、党参、黄芪,是用于补脾肺之气的。

山茱萸、鹿角胶、五味子,这三味药善于滋补肾气。既能补阴,还能补阳。尤其是五味子,上能敛肺气,下能补肾气,是肺肾双补的药材。

其他的,像辛夷花、苍耳子、荆芥、防风、柴胡、薄荷、川芎等,善于清头面风邪,能散风寒,还能清风热,起到通窍治标的作用。

如此,全方“补正气+通鼻窍”,就很好地解决了吴先生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所提到的方剂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可直接使用。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