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2025年,楼市能复苏吗?
01
首先,中国楼市能否复苏,要看2025年能否解决中国楼市现在存在的问题。
那么,中国房地产的问题是什么?
我认为就是:一跌、两高:
——什么是一跌?
就是过去三年中国房地产一片跌声~~
从2021年三道红线至今,中国房地产经历了超过3年的下跌周期,这轮下跌行情的下跌时间远超2008年1年、2015年的1.8年,是下跌最久的一轮行情。
在超过三年的下跌行情中,中国所有城市,不论是帝都北京,还是魔都上海,亦或者重点发展的中西部城市重庆和成都,无一例外都开启了下跌行情。
那么,到底下跌了多少呢?
我把中国GDP前45城,2024年的房价与2021年的房价巅峰时期做了对比,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城市的跌幅集中在20%到30%

上述数据都是城市均价数据,如果具象到区域、街道、个盘,那么房价跌幅超过60%也是有的。
那么,房价跌幅如此之大的影响是什么?
如果说各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下跌,是业主和开发商割肉卖货的血泪史,
那么法拍房不断攀升的挂盘量和不断走低的折扣、成交率就是银行系统心如刀绞的悲歌。

因为新房销售量下降的背后,是国内房企债券违约率59.9%的数据。

所以,中国楼市第一个问题就是房价下跌,以及房价下跌引发的银行利率下滑,消费不振等问题!
——那么,什么是两高?
答案就是高杠杆、高库存。
截止2024年,中国商品房库存量已经高达7.5万㎡,且连续5年攀升
◆全国商品房库存量历年对比(2014-2024)
年份
库存量
库存升降
2024年末
75327万㎡
↑11.9%
2023年末
67295万㎡
↑19.0%
2022年末
56366万㎡
↑10.5%
2021年末
51023万㎡
↑2.4%
2020年末
49850万㎡
↑0.06%
2019年末
49821万㎡
↓4.9%
2018年末
52414万㎡
↓11.0%
2017年末
58923万㎡
↓15.3%
2016年末
69539万㎡
↓3.2%
2015年末
71853万㎡
↑15.6%
2014年末
62169万㎡
↑26.1%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梳理
从数据维度看,2024年商品房的库存量已经超过2015年历史高峰期的7.1万㎡。
嗯,但凡提及库存,总有大聪明蹦跶出来说:瞧,房子太多,未来房价如葱。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看到库存二字,就是这种思考逻辑,那么请左转取关我,因为大概率我的文章你是看不明白的。
——库存量,从来都不、是供需关系,或者数据高低这么简单的逻辑就可以解释的。
大家可以看看中国产业过剩行业的数据,这些数据和房地产高库存7.1亿平米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宏大叙事的GDP、增速、增长、税收、就业..........
今天不重点说库存,所以点到为止,我借着说最后一个问题:高负债。
大家要明白,房价的“顶”就是居民负债能力的极限。
从时间线看,2008年居民负债率是17.0%、2015年的居民负债率是31%、,2023年居民负债率是超过64%的。
2024年截止于第二季度居民杠杆率是63.5%,微降!

63.5%的杠杆率对比韩国100%、美国75.3%的杠杆率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如果把63.5%的居民负债率具象到各个城市,对比则更强烈。
——比如,我一直看好杭州这座城市,但却告诉大家杭州还要在等等?
为啥?
因为杭州的居民杠杆率全国第一,特么到了140%,远远高过韩国首尔!
——再比如,我为什么一直不看好珠海?
珠海,一个连中国GDP排名前50都挤不进去的城市,居民负债率和负责额全国排第四。
就这种情况,珠海的房子根本不可能上涨。
文章至此,简单说一点:居民负债率高低不是一座城市买入与否的标准,而是一座城市的房价是否见“顶”的标准。
就像杭州,看城市基本面和发展肯定是值得买入,
但从杠杆率角度看,杭州的房价已经见顶,因为在收入不增加的前提下,负债率140%的现状之下,意味着老百姓想加杠杆也加不上来!
所以,部分城市居民负债率过高,也是中国楼市问题之一。。
.......
文章至此,中国的现状,也就是阻碍楼市复苏的三座大山[一跌两高]我已经和大家聊明白了!
我一直认为,这世间除了感情之外的其他任何问题,只要能发现问题,那么问题就解决了50%,剩下的50%就看举措和时间了!
那么,中国楼市的问题是否被看见,是否有解决的举措呢?
来,接着往下看!
时代变化之下,随便买房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资产配置推荐阅读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2
其次,变量因素是什么?
我为什么没有说举措,而是说[变量因素]是呢?
因为无论是经济还是房地产,其行情在上涨、下跌阶段都有巨大的惯性,而举措往往就是一个动作,一个文件,一个会议,对抗惯性的作用很小。
而变量因素,必须是具有对抗惯性趋势的力量。这点投射到东方大国的语境里就是:逆周期调节。
即,用政策烫平波动!
那么,围绕房价下跌、高库存、高负债这些阻碍楼市复苏的问题,我们是否有针对性的逆周期调整政策呢?
这些政策又是否能解决上述问题,并让楼市在2025年就实现复苏呢?
换句话说,2025年,楼市具备全面复苏的可能吗?
来,我们看看截止2025年1月份,变量因素有哪些,以及影响是什么。
关于房价下跌的问题,最大的变量因素就是926大家长的四个字[止跌回稳].
先不管有歧义的[稳]字是指什么,反正[止跌]这两个字大家都是看得懂,没有任何歧义。
那么,926之后,中国楼市[止跌]了吗?
如果房价上涨的城市不断的变多就是止跌,那么926之后肯定是止跌了,
因为房价上涨的城市由7个变成17个,由17个变成23个,房价上涨的城市正在变多!
——2024年10月份,中国统计局70城市房价上涨城市7个
——2024年11月份,中国统计局70城市房价上涨城市17个
——2024年12月份,中国统计局70城市房价上涨城市23个
但如果标准是各个城市远郊的二手房价格止跌,那么楼市肯定还未出现[止跌]的行情。
这个维度,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深圳深云村2024年12月成交价下跌10%;
——上海静安区大宁的各种“弄”房价下跌40%到50%都没有成交量。
所以,止跌了吗?
客观的讲,各城市、各区域新房或者二手房成交价格还真的非常、非常割裂,很难用一个结论直接回答!
因为当前城市行情的涨跌,已经不是城市分化、区域分化,而是各盘分化。
——比如,深圳润府一期,最低成交价格10.8万元/㎡,但2024年成交价格13.84万,价格涨了起来
——再比如,海淀区上地-安宁庄板块的怡美家园,之前成交价格都低于1000万,最低成交价格才926万,而最新的成交价格1026万,上涨了100万。
——再比如广州,具体项目名称不写了,大家自己看图吧。

所以,当今的房价行情,既不能说是[全面止跌]的行情,也不能说上涨的反扑行情出现。
我认为最客观的表述是:星火燎原,待风而至
就是部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确实出现了价格上涨的“星火”,而交易量全面上涨的大风还需要一段时候。
说完房价,再来看看库存量和居民杠杆率。
文章第一段关于库存量的数据[7.5万平米,且连续5年增加],这个数据足以说明:中国商品房库存量并没有减少。
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在2025年开年,看到31个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出现了:盘活存量用地+处置商品房的工作部署。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反正我在房地产这个产业里面“摸爬滚打”20年,还是第一次看到31个地方区域的两会表态:盘活存量用地+处置商品房
这是什么力度、什么态度,什么意识形态,你品、你仔细品.
至于怎么解决7.5万㎡库存量,也就是地方城市语境下的存量用地、存量商品房,这次河南省的表述很直接:收购存量商品房做保障房。
那么,收购存量商品房,能解决库存问题吗?
这点再看看河南省省会——郑州在2024年的一些做法和效果,大家就明白了。
——2024年6月份,郑州新房库存量有1433万平方米。
这种情况下,郑州国企平台收购了10816套商品房+2.2万套存量商品房+房票安置解决了130万平米(另有数据:214万㎡)。

郑州这三种去库存方式,大概去化了240万平米-320万平米,这相当于郑州库存总量的17%到23%左右。
肯定的讲,效果是明显的!
所以,基于地方城市2025年[开年第一会,会会房地产]的节奏,预判2025年收储商品房做保障房会比2024年更密集,力度更大。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2024年地方城市没钱,但2025年地方城市有专项债,且专项债可以收购商品房。
说白了,钱会比之前充足。
时代变化之下,随便买房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资产配置推荐阅读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3
最后,说几点
1、字数
文章至此已经4000字了,居民杠杆率的解决路径还没说呢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今天文章的点赞量超过500,我就单独写一篇文章写居民杠杆率解决路径的文章,
对,决定权交给你们。
2、结论
如果大家理解的复苏是2008年的全面普涨,或者2015年的"v"型翻转,那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
2025年前三个季度,没有任何城市会出现“v”型反转
因为中国房地产从2003年成交额0.34万亿到2021年成交额18.3万亿的增量时代彻底结束了!
所以,中国房地产不可能,也没有土壤重回成交量不断攀升的增量时代。
但如果据此就认为中国房地产彻底狗茄子,房价也如葱也是吃人说梦。
过去100个人吃猪肉,现在50个人吃猪肉,猪肉价格就不涨了吗?
照样涨,因为猪官会用涨价来弥补之前损失的所有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