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整点科普
炎炎夏日,除了高温之外,大家最讨厌的莫过于蚊子了。
在户外,为了逃过蚊子的“袭击”,很多人即使汗流浃背,也要穿着长袖长裤,包裹得严严实实。
有说法称,蚊子的喜好和血型有关,而且,蚊虫叮咬的结果不仅仅是肿痛发痒这么简单。
那么,什么样的人最招蚊子呢?被蚊子叮咬后如何快速止痒?它真的会传播病毒吗,有什么危害?
蚊子属于双翅目、蚊科,它出现得比人类还要早。
人类大约在600万年前出现,而蚊子最早可以追溯到17亿年前,即侏罗纪时代,但与现在的蚊子有“近亲”关系的是在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是在岩层中发现的。
有趣的是,1亿年前的蚊子,体型是现在的3倍,相当于苍蝇一般大小了。
人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化和变化,蚊子也不例外,进化出了3600多种不同的形态。
我国目前发现了370多种,其中云南就占了300多种,所以,去云南旅游最好备上一些防蚊虫叮咬和止痒的东西。
O型血的人最招蚊子?O型血的人最招蚊子,这个说法主要来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实验。
科学家以102人为实验对象,准备了一个装有20只蚊子的箱子,将实验对象的手都伸进去静止10分钟,反复进行实验100次。
最后结果显示,被咬的人大部分都是O型血,得出了O型血的人最招蚊子的结论,并发表在《自然》上。
但是,这个实验并不严谨,它只设置了蚊子的数量和血型,忽略了每个人体味、排汗量、肤色、呼出的二氧化碳和体温等因素的差异。
随后,美国科学家Thornton再次进行了一个严谨的实验,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结果发现蚊子的喜好和血型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会被蚊子叮咬呢?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蚊子选择“猎物”主要依靠的是感官、气味、视觉和温度,当人存在以下特征时,往往最容易招蚊子:
体味重:
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味道,它是由皮肤分泌出来的物质,接触到空气和汗液时就会发散,自己一般是闻不到的。
而且,人运动之后,血液中的氨基酸和乳酸会结合产生复合氨基酸混合体,与汗液中的胺结合生成三甲胺,挥发到空气中。
蚊子的嗅觉非常灵敏,能够循着这些气味迅速找到猎物进食。
除此之外,使用含有硬脂酸的香水、发胶或者化妆品、沐浴露等,身上奶味重的小孩也特别招蚊子。
体温高、呼出二氧化碳多:
蚊子的触角有一个受热体,对温度十分敏感,能感知到周围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更高的地方,在50米外就能通过受热体来锁定“目标”。
所以,一些体温高、呼出二氧化碳多的人更容易招蚊子,儿童的新陈代谢比成年人更快、更热,所以更招蚊子。
孕妇:
孕妇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招蚊子的化学物质,体温相对来说也比较高,皮肤表面分泌和挥发的物质也会更多。
所以,孕妇被蚊子叮咬的概率比普通人高一倍。
酗酒:
研究显示,喝酒后被蚊子叮咬的几率会增加15%。
酗酒的人身上常年有一种味道,喝酒后体味会更加大,呼吸也会变重,体温和二氧化碳都升高,更容易招蚊子。
而且,喝酒会使身体防御蚊虫叮咬的能力下降,被咬后的症状更明显。
爱穿深色衣物:
除了嗅觉,蚊子的视觉感也很强。在阴暗的环境下,蚊子的视觉系统更活跃,深色系的衣物反光效果相对来说比较弱,蚊子能够很快定位“猎物”。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詹姆斯戴表示:对于蚊子来说,穿着深色系的衣服,例如红色、黑色和深蓝色等就像是一个“活靶子”,蚊子很容易就能找得到。
所以,总是招蚊子的人,不妨看看自己是否存在以上这些特征。
蚊子的体型很小,人类却深受其害。
被蚊子叮咬后,身上起包、发痒这种现象非常常见,但这算是轻的了。蚊子对人类的威胁,主要是在传播疾病方面。
通过蚊子能够传播的疾病一般有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和登革热等,范围非常广泛。
有数据显示,每17个人中,有1个人死于被蚊子传染的疾病,热带地区传染的概率非常高。
一到夏季,广东、广西及其它南方的各地区也会成为登革热高发期,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就是可恶的蚊子!
被蚊子叮咬后如何快速止痒?很多人被蚊子叮后喜欢涂风油精,但它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以及丁香酚等,能缓解头晕,却不能止痒。
要想快速止痒,可以试试这三种方法:
涂肥皂水:
被蚊虫叮咬后,涂肥皂水是最快速又几乎零成本的做法。
被蚊子叮后,人会产生瘙痒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蚊子在吸血的同时将酸性唾液留在了人体内,使皮肤发生免疫炎症反应。
要想止痒,就需要使用碱性物体进行中和,而肥皂是碱性的,能够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止痒的目的。
热敷或冰敷:
热敷和冰敷能够减少血液流入皮肤表面,缓解瘙痒和肿胀的症状。
盐水:
盐水能够消炎止痒、软化肿块,被蚊子咬后用盐水冲洗或涂抹被咬的地方,很快就不会痒了。
很多小孩子被蚊虫叮咬后,家长都会用口水涂抹,其实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除了这些,还有用小苏打和芦荟等方式,这些都能够快速有效地达到消肿止痒的目的。
炎炎夏日,除了防晒防暑,防蚊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