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2月俄乌大战开启后,全世界都对俄系军品有了更新的认识。
毕竟,许多在以往被认为性能优越的俄系武器都出了洋相,产生了宣传性能和实际效果偏差较大的情况。比如S-400防空导弹系统,苏-34战斗轰炸机,苏-35战斗机,A-50预警机等皆是如此。
中国作为一个长期以俄,以苏为师的国家,建军战略和战术受苏系影响很大。中国空军无论是编制,管理模式还是机队组建,都有浓厚的苏系色彩。
甚至于,在90年代以后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中,引进自俄罗斯的苏-27还在中国催生出了歼-11,歼-16这两款解放军主力四代战机,对中国空军影响深远。

而在时间步入本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周边局势趋于紧张和复杂,与美国,日本之间的博弈加剧,空军的任务也变得更加紧张。
在亚太地区,解放军空军面临的主要对手就是美国海军航空兵和空军,以及日本航空自卫队。
这其中,美军以雄厚的国力和后方支撑,实力比中国不言而喻。日本空自实际上也可以凭借手中的F-15J,对中国空军的四代战机形成优势。中国只有在五代机领域能拿出歼-20与之对抗。
1,苏系四代机都不怕
先来看看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机队阵容。
日本空自的机队阵容是191架F-15J和93架F-2。这其中,F-2实际上就是日本版的F-16,属于轻型战斗机。

F-15J则是空自的绝对主力,能适应日本自北海道到琉球群岛,从日本海至火山列岛的广域空战需求。
F-15J是在日本本土生产,以美国F-15C/D为蓝本建造的双引擎重型战机。
这款战机空重约12.7吨,最大起飞重量约30.84吨,它依靠2台F100-IHI-100/200发动机提供动力。可以使干推力达到77千牛,后然推力达到112千牛。而它的燃油携带量则可以在不带副油箱的情况下达到6.1吨。

在发动机和燃油的作用下,F-15J可以在高空飞行时达到2.5马赫的最高速度,低空突防速度也可以达到1.2马赫,作战半径更是可以达到1900公里。
在航电设施方面,F-15J拥有CP-1075A/AYK中央处理电脑,还有先进的玻璃化显示屏和与飞行员搭配的光瞄头盔,以及与其它战机分享信息的战术数据链,可以说智能化集成程度很高。
而他的机载雷达经过多次升级,如今已经变成了AN/APG-63(V)1相控阵雷达,可以对200公里内的空域展开侦搜,并引导空空导弹出击。
火力方面,F-15J的载弹量达到了8吨,在制空作战中可以携带4枚AIM-120C空空导弹+4枚AIM-9近程空空导弹,或日本自产的90式,04式近距弹和99式中程空空导弹。

F-15J大多是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陆续服役,许多物件已经比较老旧。甚至于在2022年以前传出了“掉零件”之类的说法。
但实际上,日本一直在想办法升级F-15J,为其更换更先进的零件和武器。
比如,为F-15J换装更先进的AN/APG-63(V)3雷达,将中央处理电脑换成CP-1075C,使之数据处理能力和空域搜索能力更加强大。
此外,F-15J还被增加了AGM-158巡航导弹,具备了强大的陆攻能力和反舰能力,可以对450内公里的目标进行打击。

中国空军目前的主力四代机阵容则以国产的歼-10,歼-11,歼-16为主。
这其中,歼-10是中国的第一款自主研制的四代战机。歼-10空重约8.84吨,最大起飞重量约19.2吨,采用1台干推74千牛,后燃推力123千牛的涡扇-10发动机,作战半径在900公里以内。载弹量约7吨。
但毕竟歼-10只是一款轻型战机,无论是载弹量还是航程,都要逊色于F-15J。而且,歼-10A和B型还没有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也没有进气道,空战中视力和机动能力也不如F-15J。
歼-11则是中国对俄制苏-27进行逆向工程的产物,也是解放军第一款国产四代重型战机。

它基本上具备了和苏-27差不多的性能。
歼-11拥有2台AL-31发动机提供动力,载弹量约8吨,作战半径约1500公里,也可以在空战中保持4颗中距弹+4颗格斗弹的配置模式。但在对陆,对海打击的模式下,歼-11只有10个外挂点,比F-15J要少。
如果是和90年代同期的F-15J相比,歼11还能与之平分秋色,但遇到如今已经多次升级的F-15J,歼-11实际上性能已经不如F-15J。
更何况,当初歼-11研制之时,中国还没有克服机载相控阵雷达,飞控系统方面的许多难点,因此歼-11的飞控系统,航电系统也无法做到高度智能化。

歼-16属于目前中国空军大力扩充的主力四代战机,也是未来中国四代机的主力,有“终极侧卫”的称号。
歼-16空重约17.7吨,最大起飞重量36吨,靠2台涡扇-10B提供动力,载弹量也可以达到8吨。但在采用了更合理的挂架之后,完全具备携带12颗中程空空导弹的能力,空战火力很强。
而且,歼-16还有强大的电传飞控系统,智能化程度很高。
但歼-16作为一款重型战机,却有一个硬伤,那就是其作战半径可能只有900公里左右。毕竟,歼-16此前出海执行任务和演练时,基本都只是在第一岛链以内,尤其是宫古海峡以西活动。

而这个航程显然无法和F-15J相比。
此外,中国还从俄罗斯购买了一批苏-30和苏-35扩充四代战机的阵容。但这些战机在乌东前线的糟糕表现令人担忧,它们的机载雷达并不具备远程搜索的能力,也没有先进的电子反制能力,甚至低空突防时也有不小的风险。
2,歼-20的独特优势
但在五代战机领域,中国空军显然比日本空自拥有更大的优势。
歼-20作为中国研发的第一款五代战机,性能其实只有美军的F-22才能相提并论。

歼-20空重约17吨,最大起飞重量37吨,通过2台涡扇-10C提供动力,干推可达89千牛,最大后燃推力约147千牛,使之可以达到2马赫的最高速度,并以1.6马赫的速度进行超音速巡航。
而它的作战半径更是达到了2000公里,它还拥有全玻璃化的座舱。其内部拥有6个弹仓,可以做到携带4枚中距弹+2枚格斗弹,火力也非常强大。而且,它搭载的KLJ-7相控阵雷达也可以对300公里范围内的空域进行搜索。
日本空自的五代机阵容主要是订购的105架F-35A和42架F-35B,这其中只有38架F-35A已经交付并在服役。

F-35A空重约13.2吨,最大起飞重量约31.8吨,依靠1台F135-PW-100发动机推进,具备了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即便是一款轻型五代战机,它的航程也可以达到1200公里。
虽然为了隐身性能让其牺牲了外挂弹药的能力,但它依靠内置弹仓依然具备在空战中保持2中2近的空空导弹配置模式。而它的APG-81对空搜索雷达和AAQ-37分散式孔径雷达也让它具备了强大的对空,对地搜索能力,视力非常敏锐。
如果这样一款战机和四代机相比,那确实可以形成代差优势。但和同样作为五代机的歼-20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首先,歼-20是重型机,航程,作战半径和带弹量都明显比F-35A更大。尤其是歼-20空战时比F-35A多出2发的中距弹,在空中格斗时优势非常大。

不仅如此,歼-20还有强大的空射弹药。
F-35A最主要的中距空空导弹是AIM-120C,其最新款的增程版也只有180公里。而歼-20配备的PL-15空空导弹射程可以达到200公里以上。
在空战中,多一发远射弹药,导弹射程大一点,作战的优势就更大,就能更早,更有概率的击落敌人。

可以说,如果解放军的歼-20与空自的战斗机相遇,空自目前没有任何战机能够应对。更何况,歼-20的数量可能已经超过了200架,比日本的五代机数量更多。
参考资料:
1,2021.9.28-新华网-歼20性能数据首次披露: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
2,2020.8.12-新华网-日F-15J要向“超级拦截机”迈进


日本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装备的F-15J/DJ战斗机由于建造年限已久,动力系统采用的是F100-PW(IHI)-100涡扇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106千牛,发动机推力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战机装备的最大加力推力132千牛的AL-31F/WS-10B发动机。由于设计年代久远,F-15J的航电已经落后。F-15J的座舱还是以机械仪表为主,只有一个单色显示器。F-15J并没有采用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而是采用了双余度模拟式控制增稳系统。F-15J的AN/APG-63脉冲多普勒雷达虽然具有较强的下视能力,但不具备多目标跟踪攻击能力,不能引导AIM-120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航电和雷达火控等系统的性能相比中国装备的三代中期改进型歼-10、歼-11B/BS和苏-30MKK战斗机,都已经明显落后。不仅处理速度慢、人机功效低,更重要的是不具备发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能力。导致该型机只能使用AMI-7“麻雀”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作为主战武器。由于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发射后需要战斗机全程提供目标照射,所以不仅限制了导弹的有效射程,一次还只能攻击一个目标,使F-15的作战潜力得不到发挥。
所以从2002年开始对F-15J的雷达和火控系统进行改装升级,加装AN/APG-63(V)1雷达、Link-16数据链,以及AAM-4B和AAM-5空空导弹。 改进后的战机为F-15MJ,至今已改装102架,其余F-15J/DJ将逐步退役。
对的,是大家怕日本的F15J飞着飞着老往下掉零件别被砸到了!
一旦爆发战争,歼-16绝对吃大亏,歼-50抓紧时间早,别等吃了大亏才感觉到痛,俄乌战争已经判非隐形有人驾驶战机死刑了。
瞎TM扯淡!歼16内油9.5吨,作战半径1600公里,最大载弹量12吨,可携带射程500公里的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和射程250公里的PL-15中远程导弹。歼-16己生产15批次,360架以上。可吊打F-15DJ。
歼16能把它💩打出来。
那么你去和歼16PK一下?
这货谁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