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条预警] 00:12 监控画面曝光凌晨的养猪场回荡着《G大调弦乐小夜曲》,5000头佩戴耳机的杜洛克猪在睡梦中整齐翻了个身。这是某科技巨头在河北建成的全国首座「莫扎特猪舍」,此刻正在微博引爆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狂欢。
养猪场深夜传出古典乐?
"以为是文艺片拍摄现场,结果拍到了科技纪录片"——误闯猪场的短视频博主@小城纪实在凌晨2点上传的抖动画面里,红外摄像机捕捉到令人震惊的场景:
✔️ 每间猪舍温度恒定23℃(比县城写字楼低5℃)✔️ 智能耳监测到心率异常自动切换舒伯特✔️ 进食区滚动播放梵高《向日葵》增强食欲
当#人不如猪#冲上热搜第7位时,真正的反转才刚刚开始。
听莫扎特的猪多赚200元
农科院最新发布的《声波干预牲畜生长白皮书》揭开了资本疯狂入局的真相:
指标
音乐组
普通组
差距换算
日增重
892g
743g
多长1.5个 iPhone14
料肉比
2.45:1
2.83:1
每头省出1年视频会员
应激反应频次
0.7次/月
4.3次/月
焦虑指数低于都市白领
更惊人的是某上市猪企财报显示:音乐猪溢价率高达27%,吃着合成饲料的猪听着古典乐,最终成为高端超市里标价198元/斤的「K452号情绪稳定猪肉」。
猪圈里的中产焦虑
当网友戏称"二师兄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藏在段子背后的现实刺痛正在蔓延:
▶ 养猪户老张的账本「音乐版权费比兽药开支都高,我们小户哪里用得起AI系统」——贷款买智能耳机的农户发现,平台竟然要收「贝多芬套餐」订阅费
▶ 写字楼李小姐的便当「昨天吃着25元猪脚饭加班,看直播里佩奇在听我在歌单收藏却从没时间听完的曲子」——这条获赞10w+的评论道出当代打工人的精神困境
▶ 教育机构的闪电营销《莫扎特效应从胎教延伸到猪圈》《你的孩子还没开始音乐启蒙?》——焦虑贩卖已出现人畜通吃新形态
科技与荒诞的量子纠缠正当舆论热议「该给人戴耳机还是给猪摘耳机」时,记者暗访发现更吊诡的真相:
播放列表包含《克罗地亚狂想曲》——曲目选择竟源自抖音热门BGM大数据凌晨3点的音乐会实为掩盖智能设备异常电流声所谓「情绪监测耳标」主要功能是追踪猪只位置防拆解「我们卖的不是养猪系统,是中产生活方式想象力」——某AI养殖方案路演PPT第17页的注释,或许才是这个魔幻故事的最佳注脚。
各位网友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请留言在评论区我们一起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