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蒙特利尔机场的灯光有些刺眼,全红婵裹紧新买的黑色加拿大鹅羽绒服快步走过通道。这件价值1.7万元的衣服刚被网友扒出价格,瞬间在社交平台掀起轩然大波。

镜头里那个开心比耶的少女或许没想到,这件御寒的衣物会引发关于体育明星消费自由的激烈讨论。
当键盘侠们敲击着"飘了""忘本"的字眼时,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18岁少女用四年时间书写了跳水史上最传奇的篇章。

质疑者振振有词地搬出"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却选择性忽视了运动员收入构成的现实逻辑。

全红婵东京奥运会夺冠后,国家体育总局的奖金、地方政府的奖励、企业代言收入早已突破千万量级。
在全红婵的老家,广东湛江的农家小院曾挂满辣椒和玉米,如今存折上的数字是这位天才少女用416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的高难度动作换来的。

她的每一次入水都像精准的标尺,丈量着竞技体育的残酷与荣耀。
那些指责她"装有钱人"的评论,暴露出某种扭曲的审视心态。当年有企业提着现金要资助全家改善生活,全红婵的父亲全明文硬是把人挡在门外:"不能消费女儿的荣誉。"

这位皮肤黝黑的农民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女儿的纯粹。如今女儿用奖金买件御寒衣物,却要面对"德不配位"的指责,这种道德绑架的尺度令人费解。
体育明星的消费自由现在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春暖花开,气温回升,这些网络喷子似乎忘记了跳水队这次是在加拿大这个北美国家比赛。

在跳水队抵达蒙特利尔当天,当地气温跌破零下10度。全红婵在训练视频里冻得缩手缩脚,羽绒服成了最实用的装备。
网友晒出的同款商品页面显示,这款羽绒服采用极地科考级填充物,正是为极端气候设计。当键盘侠们坐在暖气房里敲击键盘时,全红婵正在零下低温中重复着每天数百次的起跳入水。

这种消费选择背后折射着当代运动员真实的生存状态。全红婵的队友陈芋汐曾透露,常年泡在泳池里让她们饱受风湿困扰。
国家跳水队前领队周继红也承认,运动员的伤病养护需要专业装备支持,公众对体育明星的期待始终存在认知偏差。

人们既希望他们保持"苦行僧"般的训练状态,又要求他们展现现代年轻人的消费理念;既想看到他们赛场上的王者风范,又试图用"艰苦朴素"的标签将他们框定。
这种矛盾心理在社交媒体时代被无限放大,每个消费细节都可能成为道德审判的呈堂证供。

无独有偶,前不久乒乓球运动员林诗栋的省队教练发了林诗栋训练的照片,林诗栋手上戴着价格不菲的手表。

有网友评论“教练遮一下林诗栋手上的表,保护一下运动员。”教练高调回复:“不用遮掩,这是林诗栋过生日教练自掏腰包奖励的礼物,没什么好遮掩的。”

全红婵事件背后,是体育明星形象塑造的范式转变。刘翔因代言奢侈品遭非议的时代早已过去,谷爱凌在时尚杂志与滑雪赛道间的自如切换更是重塑了公众认知。

当Z世代运动员成长为消费主力,他们既有权利享受奋斗后的收获,也承担着展示健康消费观的责任。
蒙特利尔的夜空飘着细雪,全红婵在训练馆的热身池边反复练习新动作。那件引发争议的羽绒服静静躺在储物柜里,如同她众多奖牌中的一枚特殊见证。

或许下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她又会穿上队里发的普通外套,但这次选择不该成为道德审判的标本。毕竟在10米跳台上,真正的标尺永远是水花的大小,而不是衣物的价格标签。
当我们在键盘上敲击"奢侈"二字时,不妨想想:要求一个用青春和健康换取荣誉的运动员永远活在"苦情叙事"里,何尝不是另一种奢侈?

全红婵们有权利在训练场和生活场之间切换频道,他们的消费选择应该像入水动作般自由舒展,而不是被锁在道德高地的十字架上。
体育精神从不是苦行僧的修行,而是用实力赢得选择权的尊严。大家怎么看待全红婵花1.7万买羽绒服呢?

参考资料
《全红婵10米台预赛第一,携手陈芋汐双双晋级决赛》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4-11 0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