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民间有24名将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乍一看,吕布和张飞的差距可不是一般大。
然从虎牢关起,张飞与吕布的交锋,似乎前者是低开高走的趋势,后者反而越打越怂。
这,究竟是何缘由?今日,且随笔者,细细分析其中5个原因!
虎牢关前:巅峰吕布的最后一舞建安元年,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虎牢关下,一匹赤兔马踏碎联军胆气,方悦、穆顺接连殒命,公孙瓒险些丧于方天画戟之下。
千钧一发之际,阵中炸响一声暴喝:“三姓家奴休狂!燕人张翼德在此!”
只见张飞环眼圆睁,蛇矛如黑蟒出洞,直刺吕布咽喉。
这一战,三十岁的吕布正值巅峰,画戟翻飞间似有风雷之势,五十回合杀得张飞渐渐力怯。若非关羽、刘备助阵,胜负恐难预料。
黑白锐评:此时的吕布,武艺、体力、经验皆在顶峰,而张飞初出茅庐,招式未臻化境。但这一战已埋下伏笔——张飞敢以“愣头青”之姿单挑天下第一,悍勇之气初见端倪。
徐州岁月:酒色蚀骨的温柔刀转瞬七、八年,吕布辗转投奔徐州。此时的“飞将”,早已不复当年锐气。
下邳城中,貂蝉一曲霓裳,严氏温言软语,吕布醉卧美人膝,连赤兔马都养出了一身膘。反观张飞,终日厉兵秣马,在徐州城头吼得曹军夜不敢近。
公元198年,小沛城外,二人再度交锋。
四旬吕布画戟迟滞,张飞蛇矛却愈发狠辣。战至百余合,吕布竟虚晃一招,拨马便走!
黑白锐评:英雄最怕温柔乡。吕布沉迷酒色,战力十去其三;张飞无妻无子,一身煞气凝于矛尖。此消彼长,胜负天平悄然倾斜。
道义崩盘:反复无常的自毁之路吕布手提画戟纵横天下,却始终逃不过“三姓家奴”的骂名。杀丁原投董卓,刺董卓奔王允,夺刘备徐州又暗结袁术……每一次背叛,都在消磨他的威信。
小沛城外再战张飞时,吕布早已心虚——昔日他趁刘备讨伐袁术之机偷袭徐州,此刻面对仇敌,画戟未出,气势先矮三分。
反观张飞,背后站着日益壮大的刘备集团,关羽、赵云等猛将环伺,连曹操都暗中扶持。
黑白锐评:武力再强,难敌天下唾骂。吕布自知理亏,战场上连赤兔马都跑得不如往日快!
势力消长:从孤狼到丧家犬建安初年,吕布坐拥徐州,看似一方诸侯,实则如无根浮萍。
刘备虽暂居小沛,却有关羽练兵、糜竺供粮,更得“皇叔”名号聚拢人心。
下邳被围时,吕布麾下侯成、宋宪接连叛变,连陈宫都叹:“奉先多疑,终难成事!”
而张飞身后,刘备已联合曹操,十万大军如铁桶合围。
黑白锐评:猛虎再凶,也怕群狼。吕布单打独斗,张飞却有整个时代在撑腰!
下邳围城:怕死战神遇上亡命屠夫曹操水淹下邳,吕布困守孤城。昔日横扫千军的飞将,此刻竟整日借酒消愁,连陈宫献策也充耳不闻。
城破之日,吕布被捆成粽子押上白门楼,竟哀求刘备:“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相救?”
再看张飞,长坂坡上一声吼,吓得夏侯杰肝胆俱裂;当阳桥头断水倒流,百万曹军无人敢前!
黑白锐评:越是天下第一,越惜羽毛性命。吕布败亡前连喊“缚太急”,张飞临阵却敢“不死不休”。
武艺之外的胆魄,高下立判。燕人张翼德,虽鲁莽,但可不畏死!
巅峰对决的五大胜负手年龄杀:吕布年长张飞十余岁,巅峰期稍纵即逝。待张飞三十而立时,吕布已成强弩之末。
自律劫:貂蝉石榴裙葬送飞将锐气,张飞却将精力尽付沙场。自律者得天下,古今皆然。
道义崩:反复无常令吕布众叛亲离,张飞身后站着整个刘备集团。
势力衰:吕布地盘越打越小,刘备阵营却滚雪球般壮大。
胆魄关:吕布越强越畏败,张飞越战越癫狂。狭路相逢时,怕死的注定先眨眼睛!
虎牢关前画戟寒,小沛城外蛇矛颤。
酒色蚀骨犹未觉,白门楼上勇难还。
曾战三英如神将,方天画戟今谁叹!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你看来,吕布与张飞的交手,越来越怂,是什么原因呢?
欢迎评论区煮酒论英雄,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