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林九郎是圣人的背锅侠

隔壁老王看片说剧 2019-08-07 16:36:33

《长安十二时辰》里重要反派角色右相林九郎的原型是李林甫。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相,口蜜腹剑他的专属成语。

李林甫在中国史书长期作为负面人物存在,主要的劣迹有以下几点一、嫉贤妒能,比如打击张九龄,陷害王忠嗣等等。二、大量任用蕃将,造成安禄山等胡人的做大,为安史之乱埋下伏笔。三、担任宰相十九年,独揽朝政,蒙蔽皇帝耳目。他曾召集谏官,对他们说道:“如今圣明天子在上,群臣顺从圣意都来不及,还需要什么谏论?你们难道没见过那些立仗马吗?它们整日默不作声,就能得到上等的粮草饲养,但只要有一声嘶鸣,就会立即被剔除出去。就算后来想不乱叫,也不可能再被征用。”从此,朝中谏官无人再敢直言谏争。

第一点、这个没得洗,李林甫用权术打压排挤竞争对手史料非常详实,证据确凿。但至于第二和第三点却是和唐玄宗互相配合唱红白脸。唐朝有着出将入相的不成文规矩,很多宰相都是立过军功的。李林甫为了堵住竞争对手升迁之路给皇帝建议:“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玄宗马上同意。为什么会一拍即合,真正打动玄宗的是蕃人在朝中没有党援,不会威胁到玄宗的帝位。但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藩人做大之后会直接造反。

玄宗晚年在成都有一次和给事中裴士淹评论宰相,给李林甫的评价是:“李林甫妒贤嫉能,无人能比。”裴士淹趁机道:“陛下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让他当这么久的宰相?”玄宗默然不语。这说明唐玄宗并未被李林甫蒙蔽,至于为什么还要让他当这么久的宰相真正的原因是李林甫”“好用”。这个好用有两层意义。第一、是李林甫能用。李林甫并非酒囊饭袋,而是很有治国才能。李林甫当政时期是唐朝国内安定,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李林甫彻底修改了整个税制和地方费用规定,使财政制度更切合地方实际,这确是一大成就。而且李林甫修订了唐律,是中国古代一大法律成就。第二、李林甫特别合乎玄宗心意。李林甫揣摩人心的功夫特别好。例如安禄山得志之后非常骄狂,但对李林甫是怕的不得了,可以说李林甫在位安禄山绝对不敢造反。为什么怕的不得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李林甫总能猜透安禄山的心思,并能抢在安禄山的前头说出来。《长安十二时辰》里也说林九郎是圣人肚子里的蛔虫。换句话说李林甫做的很多龌龊事可能就是圣人想做而碍于面子不好做的事。玄宗晚年贪图享乐,碰到李林甫这样既精明强干能办成事情,又不会违背其意志的宰相,省心又省力用起来无比顺手,怎么舍得丢弃呢?因此明知其妒贤嫉能,无人能比,还是一直用到死。老王觉得李林甫的种种过错实际上是在玄宗的包庇纵容下产生,成为玄宗皇帝的一大背锅侠。

0 阅读:98

隔壁老王看片说剧

简介:隔壁老王和大家一起看片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