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登茸作品鉴赏:生如芥子,心藏须弥

人文畅享 2025-04-12 16:11:09

读苏东坡的“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不禁感叹芸芸众生的我们置于浩瀚的宇宙,仿佛尘埃般渺小。但即便生如芥子,亦可心藏须弥。或许终其一生我们都不会取得问鼎中原的伟大成就,不会取得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不会取得扭转乾坤的宏图大业。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放弃追求内心深处那个更加浩瀚的世界,去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梦想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注定路途遥远,崎岖不平又布满荆棘。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也注定要踏上孤独的旅程,这一路上,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嘲笑之态屡见不鲜。很多人因为害怕,而裹足不前。但其实长路漫漫亦灿灿。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响彻云霄,名震唐诗坛。黄巢的“敢教日月换新天”振聋发聩,废除旧制度。毛泽东的“欲与天公试比高”犹有在耳,建立新中国。君且看,霍去病生为绮罗奴子,在狼烟烽火中,实现封狼居胥的豪云壮志。刘备起于贩履之辈,在马跃檀溪后,实现逐鹿中原的鸿业远图。曾国藩生来资质平庸,在官场沉浮间,实现自己周公吐哺的拏云之志。无数事实向我们证明了,即便是普通人,只要愿意发光发热,也可以熠熠生辉。因此若心有所向,那就无问西东,付诸行动,披荆斩棘,焚膏继晷,孜孜不倦,脚踏实地,深耕自我,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去追寻光芒万丈的自己。

不念过往,直面当下。当你为失去昨夜璀璨星辰而感伤懊恼,无法释怀时,那么你也将失去今晨滚滚红日。内心一旦困囿于过去种种,无异于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又如何望远?如何奋进?江郎才尽的故事告诉天赋异禀又如何?不思进取,躺在昨日的功名簿上只会耗尽天赋,燃尽才华,沦为泛泛之辈。西汉贾谊才华横溢,被贬后却耿耿于怀,一蹶不起,英年早逝,将满怀豪情,满腹经纶也一同葬于长沙的悲凉之墓。李广没石饮羽、征讨匈奴的绝世风采让人热血沸腾,却也悲于他仪仗战功赫赫,轻视敌人,交战失利,落得无法封候拜将的凄凉结局。他们的起点就是罗马,都因困于过去,而遗憾收场。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应深知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无论是名扬天下的“春风得马蹄疾”还是铩羽而归的“铜雀春深锁二乔”都属于过去,我们唯有不执拗于过去,展望未来,专注当下,继续发扬长处,反思失利败北的原因,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方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巧借他物,乘风而起。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信步于历史的长廊,古人智慧之灯早已累累,等待今天的芸芸众生学习借鉴。“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是古人的人生信条,也是今天无数平凡学子的人生目标。而古人早已为我们书写好答卷。儒家思想主张通过仁政、德治实现社会和谐,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治国良器。“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是清朝礼部尚书张英劝家人谦和礼让,友好睦邻的齐家典范。《增广贤文》倡导“满招损,谦受益”,反对自满是修身的法则。隋文帝通过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开创“开皇之治”,为天下太平奠定基础是平天下的壮举。立足于当下的潮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万物互联,远程办公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我们普通人随身携带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记录美好,分享生活,学习知识,实时办公,直播带货,我们感受到借用智能就可以更好地掌控时间,提高效率,实现财富自由,还可以于世界接轨,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因此我们普通人利用好古人的智慧之风,借助今天的科技之风,也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为一粒尘,亦可起舞于天地间。愿平凡的我们目有星辰,胸怀丘壑,追光而遇,沐光而行,把困难揉搓成星,将挫折淬炼成诗。去赴山海之约,且看天地浩大。

作者简介:

杨登茸,1990年出生于淮安河下,本科毕业,体制内。兴趣爱好是阅读、茶艺、古筝。平时积极参加单位的征文比赛,并且多次获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