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大研究高血压多年发现:除了少吃盐,这2种食物也不能多吃

不一样视角 2025-04-03 02:15:2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联盟

2. 《营养与高血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年第51卷第3期,页码:245-252

你知道吗?治高血压就像捉迷藏,你以为只是盐在作怪,殊不知另外两个"凶手"天天都在你的餐桌上招摇过市!

上海医大的研究者们近几年像侦探一样,追踪高血压这个"隐形杀手",终于揪出了除盐以外的两个主要嫌疑犯——精制碳水和反式脂肪。

没错,就是那些看起来香喷喷、吃起来甜滋滋的白面包、蛋糕和油炸食品,正是它们在暗地里把你的血压一点点推向危险的边缘。

盐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

"少吃盐"这句话在高血压患者耳朵里都快起茧子了。

可血压还是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窜。这是为啥?

上海医大的这项横跨十年的研究显示,单纯控制盐分摄入的患者,血压控制率仅有43%,远低于预期。研究者们顿时傻眼了:难道传统的"盐理论"出了问题?

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早就提到,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

可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实际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高达10.5g,几乎是建议值的两倍!即便如此,研究人员依然认为,盐分摄入并不能完全解释高血压的高发病率和难控制性。

揭露真相:那两种不能多吃的食物到底是啥?

第一种:精制碳水化合物

你爱吃的白米饭、白面、馒头,还有那些甜得齁人的糕点、饼干,都是精制碳水的代表。

它们经过精细加工,去除了谷物的麸皮和胚芽,看起来白净,吃起来软糯,但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却少得可怜。

上海医大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入精制碳水超过总热量60%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比控制在45%以下的人群高出了37%!这个数字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精制碳水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引发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最终导致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自然就蹿高了。

更要命的是,精制碳水还能促使体内钠离子潴留,加重了高盐饮食的危害。

中医认为,精制碳水属于"助湿生痰"之品,长期过量食用会导致"痰浊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血压自然节节攀升。

第二种:反式脂肪酸

快餐、油炸食品、饼干、蛋糕、方便面,这些食物中往往隐藏着大量反式脂肪酸。

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脂肪,通过氢化植物油制成,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还能让食物吃起来格外酥脆可口。

上海医大的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的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了41%。

反式脂肪会增加坏胆固醇(LDL)水平,降低好胆固醇(HDL)水平,促进血管炎症反应,增加动脉硬化风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中医理论认为,反式脂肪为"毒邪之品",属于"膏粱厚味",久食生"痰湿内阻,浊毒上攻"。《伤寒杂病论》有云:"膏粱厚味,肥甘之人,胃腑多热。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何这些食物比盐更"狠"?

盐的危害众所周知,为什么精制碳水和反式脂肪的问题却常被忽视?因为它们太会"伪装"了!

白米饭、白馒头被视为主食,天天吃,谁会把它们和高血压联系起来?而那些香酥可口的饼干、蛋糕,还有快餐店里的炸鸡薯条,哪个不是让人垂涎欲滴?

心血管内科专家秦医生解释道:"很多患者能意识到少吃盐,但却不知道自己每天摄入的精制碳水和反式脂肪已经远超安全范围。

这些食物通过复杂的生理机制影响血压,其危害可能比单纯的高盐更为隐蔽和长远。"

真实数据和生活触动

上海医大的研究涉及了超过15,000名35-75岁的参与者,跟踪时间长达十年。

数据显示,那些平衡摄入全谷物、限制精制碳水和反式脂肪的参与者,即使未特别控制盐分,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比仅控制盐分的对照组低29%。

一位56岁的高血压患者非常注意控制盐分摄入,甚至自己在外就餐时都随身携带盐计量器。

然而他的血压仍然居高不下,甚至需要服用三种降压药物才能勉强控制。经分析发现,他每天的精制碳水摄入占总热量的67%,且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和速食面。

在调整饮食结构后,三个月内他的用药量减少了一半,血压也趋于稳定。

如何合理饮食,远离高血压?

既然知道了这"三大凶手",那么如何通过饮食调整来防治高血压呢?上海医大的研究给出了明确建议:

1. 关于盐分:每日摄入控制在5g以下(约一茶匙)。

不仅要控制烹饪用盐,还要警惕酱油、腌制品等"隐形盐"。

2. 关于精制碳水:将精制碳水摄入控制在总热量的45%以下,增加全谷物摄入。

白米饭可换成糙米、燕麦;白面馒头可换成全麦面包;甜点少吃为妙。

3. 关于反式脂肪:尽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速食面、饼干等加工食品。

购买食品时留意配料表,避开"氢化植物油"或"部分氢化植物油"字样的产品。

中医养生专家建议,可以采用"药食同源"的理念调整饮食:多吃薏米、赤小豆、山药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食用芹菜、菊花、决明子等平肝降压之物;少吃羊肉、虾蟹等助火生痰之物。

结语:血压管理的新思路

世间奇妙无穷,医学之道亦如此。高血压这老问题,竟因几粒米饭、几块饼干而变得棘手。

人们追求口腹之欲,却不知这些食物恰如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将血压推向危险线。

面对高血压,我们不能再抱着"只防盐、不防碳水和脂肪"的老旧观念了。

上海医大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窗,让我们看到了血压管理的全景图。

今日之饮食,乃明日之健康。

若能三管齐下,控盐、限制精制碳水、远离反式脂肪,高血压这条龙或可被降服。就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大道至简,衣食住行皆是修行"

我们与其为了口舌之欲而受高血压之苦,不如从现在开始,逐步调整饮食结构,让血压回归正常轨道。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70
评论列表
  • 2025-04-07 01:59

    稻谷种来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