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山”石窟为代表,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它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至两宋崛起,延续至明清,跨越一千多年的岁月,有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 大足石刻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教)“三教”为一体,世所罕见;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若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与北方的石窟不同,大足石刻多是浅龛,佛像不再藏于幽暗的洞窟中,而是直面芸芸众生。不仅如此,大足石刻已无敦煌、云冈石窟中常见的异域面孔,皆为汉人模样。佛像的衣饰褶皱很多,显得厚实,不再像唐代佛像的服装薄若蝉纱。 大足石刻,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从唐末至宋代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格以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祖国地理景观 2024-08-27 06:57:39

旅游视频

0 阅读:0

祖国地理景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