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给大家分享过关于肺癌的快问快答,有一位结友给我留言,想了解一下小细胞肺癌的诊疗该如何处理,是否“无解”?答案是否定的,诚然小细胞肺癌是已知肺癌中侵袭性较强的类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出现了较大的改善。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小细胞肺癌也是按期诊断,按“步”治疗的,其治疗方案因分期不同差异显著,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和精准医疗的发展,患者生存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中位生存期延长至56个月,而对照组则为33个月)。今天我就从几个方面给大家拆分讲解。

小细胞肺癌在肺癌患者群体中的占比约为15%,并且在近年来的发病趋势中呈上升趋势。作为多产于肺部内分泌细胞的小细胞肺癌,生长迅速,倍增周期短。早期就极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对于放化疗敏感,但90%以上患者会在治疗后的短期内出现复发和转移,这就导致了小细胞肺癌的五年生存率不到1%。
针对小细胞肺癌,我们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四种方式来进行管理的。约1/20的患者在就诊时病灶表现为肺部结节,癌细胞没有扩散到淋巴结和其他器官,这时手术即可切除病灶,达到良好的愈后。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是局限期(T1N0M0、T2N0M0)小细胞肺癌的基本治疗策略,在术后辅以配套的辅助化疗,可以得到更好的预后(局限期三明治疗法治疗之后中卫生存期约为15~23个月,2年生存率25%~47%)。
小细胞肺癌对一线化疗药物敏感,所以盐酸拓扑替康、氨柔比星、伊立替康和多药物联合化疗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化疗方式。而在靶向治疗中,足叶乙苷或卡铂联合恩度有明显效果,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升,女性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免疫治疗也正在治疗中展现其强大效果,纳武单抗联合易普利单抗也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如前文所说,小细胞肺癌由于其有着极强的侵袭性,所以在分期上会稍有不同。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会参考两个分期系统。一是局限期与广泛期分期系统,一是传统的TNM分期,两者相对结合,对于小细胞肺癌进行具体分期。
局限期(Limited Stage)是指肿瘤局限于单侧胸腔,仅累及一侧肺脏及区域淋巴结,未发生远处转移,且肿瘤范围可被单一放疗野覆盖(即不超过同侧胸腔)。其相对应的TNM分期就是I-II 期(如 T1N0M0、T2N0M0),肿瘤直径较小(肿瘤最大径≤5cm),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加上术后辅助治疗(4 周期化疗及预防性脑照射——PCI),对小细胞肺癌做到非常好的控制和治疗。
广泛期(Extensive Stage):肿瘤超出单侧胸腔范围,或出现远处器官转移(如肝、骨、脑、对侧肺等),对应 TNM 分期中的 IV 期。绝大多数小细胞肺癌为广泛期,治疗时就不再局限于肺部,而是全身系统性的治疗,常见依托泊苷 + 铂类(EP 方案)联合免疫治疗(如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等)。

在发现小细胞肺癌之后,日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重要性不亚于治疗)。因为小细胞肺癌通常“伴随”吸烟的情况,所以管理第一步就是要戒烟(包括二手烟)。防止烟里的物质对于诊疗造成影响,增加复发和进展的风险。其次就是要做好随访(复查)管理,要做好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激素、CT(肺部/上腹部,用以评估原发灶及排查远处转移);定期随访头部MRI(脑转移筛查);酌情随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如果出现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这期的内容有些枯燥和冗长,但是我想给大家分析小细胞肺癌的诊疗思路和治疗效果,同时更想给所有有帮助的朋友们发一颗定心丸,肺癌的治疗之旅充满挑战,但积极地态度和科学的治疗方案可以带来更好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创新疗法、药物会不断的刷新小细胞肺癌的诊疗历史,最终实现更好的预后和更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