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那个首位在美军航母服兵役的北京小伙,后来怎么样了?

小苏说 2022-09-26 17:08:27

电影《赤壁》与《功夫梦》,向来是很多观众的心头好,除了台前的主演令人印象深刻以外,两部作品幕后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罗雪。此人于洛杉矶电影学院进修电影导演和编剧专业后,就活跃在影视圈。见过他的人,对其形象都有些困惑,按说搞文艺事业的,身上多少得有点浪漫、忧郁的气质,但罗雪却豪迈爽朗,颇有行伍之人的大气与不羁。原来他有一段十分传奇的经历,是首位以华人身份在美国服了兵役,凭借出色的表现当上飞机机械师,并升职晚班主管兼培训主管,赢得“最佳海员”的荣誉。

众所周知,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民族与种族之间的龃龉一直不断,军队又是十分热血、直率的地方,罗雪是怎么应对这些无法调和的歧视问题?随着军旅生涯节节高升,是否又已经把他乡当故乡,内心的一杆秤彻底倒向了另一边呢?罗雪的选择能解释这些疑惑,我们先从他如何成为美国大兵的故事开始讲起。一、因缘际会成为美国大兵一讲到华人在美国服兵役,大家第一反应认为,此人可能是二代移民,自小就成长在美国,交际圈已经与本地人一般无二,家世背景也简单,所以就当了美国大兵。但罗雪的经历却恰恰相反,他1972年出生于北京,长于红旗下,穿梭在胡同里,说着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其父亲更是就职于中国航空部计划司,从事航空研究工作,性质是涉密人员。如此复杂的背景是怎样通过入伍前的审核呢?要说起征兵来,其实对于罗雪来说,这确实是一次因缘际会的巧合。因为他学生时代就对电影燃起充分的兴趣,1994年选择到美国的乔治亚州立大学就读传媒系。北京小伙性格中自带的开朗健谈,让罗雪广交朋友,不仅与同来留学的华人一见如故,跟当地白人也处成铁哥们,时常在一起吃饭聊天。

1998年7月,美国亚特兰大征兵处的工作人员焦虑没人报名,为了完成任务,打算挨家挨户地敲门宣传。罗雪此时正好在家,由于白人朋友很多,见了征兵处的人就也不怕生,三两句聊完就热络起来。罗雪一听问他是否愿意去当兵,吓了一跳以为在开玩笑,半调侃半认真地反问:“我只有绿卡,也能当兵吗?”答复是:“当然可以,入伍还会加快你入籍的速度呢!”来人一看罗雪动心,接着说自己招的是海军,留下联系方式,再三叮嘱想好了就赶紧来找他。而在送走征兵处的人后,罗雪的心兴奋得怦怦直跳......毕竟从前只在好莱坞电影里看过美国海军的形象,觉得挺酷的,没想到自己也有这个机会,遂打算试一试,哪怕转念一想,自己华人的身份或许过不了背景调查,但能近距离体验一番,也是不错的经历。报完名,罗雪就等待着工作人员审核,结果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并没有人来做背景调查,只是审核手续会比别人慢两个月,然后就顺利开启四年的大兵生涯。

刚一入伍,罗雪就准备参加军队职业倾向测验。这个测验十分关键,一共有11个项目,分别为:数值计算、数学知识、计算推理、机械原理、电学知识、科学常识、车辆及工艺知识、短文阅读理解、口头表达能力、词汇知识跟编码速度。做完这些项目后,经过分别测算就能得出最适合参加的兵种。前辈们告诉罗雪,要认真应对这次测验,这不光决定了兵种,还代表未来到手的奖金数额。所以罗雪入伍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头扎进11门项目里,选择相对拿手的精进,最终成绩给出的资质跟潜能倾向,使罗雪成为美国海军的航空兵,侧重机械类技术兵种。备考测验期间,罗雪对于美国的征兵要求也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他了解到各国有绿卡就来当兵的人很多,只是中国目前为止就他一个。1999年6月18日,这对罗雪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他便是在美国“星座”号航母服役的美国大兵,当然也是第一个在美军航母上服役的华人,毕竟此前即便有,也是要不访友,要不观光......其父亲知道儿子要在美国当兵后,也曾专门坐飞机来到美国航母基地看望他,罗雪本以为会有人来了解情况,毕竟自己父亲的工作性质太过特殊,但谁知并没有人来。

罗雪闲下来经常揣摩原因,得出绿卡和护照的发放就已经起到风险筛选的作用,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要谁都打起一万个小心查问一番,那风声鹤唳日子就没法过了。而父亲既然能拿到探亲签证,顺利来到美国,就不会有多余来人过问,除非真做出点什么事,才会有警察根据法律条例找上门来。二、服兵役期间的见闻在罗雪通过测验决定兵种后,就满腔热血地开始服兵役。首先萦绕不去的一个问题,就是“歧视”。因大学期间就读于传媒系,经典好莱坞电影自然是一个不落,罗雪结合许多冲突情节发现,种族歧视是爆发矛盾冲突的一个关键点。比如一个黑人在美国就会生活的步履艰难,想取得成就要付出多倍的汗水跟努力,走在街上也会被白人们用嫌弃的眼神打量,至于想跟白人女孩恋爱结婚,更是像捅了马蜂窝般引来激烈的反对。华人也没好哪去,总会被认为羸弱,在近代史上还被人唾弃为“东亚病夫”。罗雪本鼓着劲要一雪对东方人的看法,结果正儿八经跟美国人一起当兵后发现:其实天然的歧视并不存在,首先要卸去自身的戾气,别一见面就拿敌对的情绪给双方建立隔阂。

就跟大学舍友之间的相处类似,假若刚一进门就表现出反感和提防,那对方肯定不会喜欢你,接着就会放大一切微小的摩擦,毕竟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带着情绪去应对,同样的事情会有截然不同的走向。哪里都有天然性格怪异不讨喜的人,相处不来就敬而远之,跟种族和国籍无关。关键自己不要因为身份感到自卑,变得特别敏感一点玩笑都开不了,这对于将幽默感当王道的美国来说,肯定会逐渐被孤立。罗雪就对自己是中国人这件事感到很自信,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跟人打交道也总能让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一举打破许多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他们本认为中国人虽然刻苦耐劳,但各个都苦大仇深,好像整日都不开心。结果罗雪让他们发现,中国人也是幽默感十足的,并且罗雪还骄傲地表示:自己在北京人里不算什么,他的那帮发小才是人均“段子手”。航空兵中一个美国人是德州农场主的儿子,父亲刻板保守,罗雪是他见过的第一个中国人。有一天休息,他热情的凑到罗雪跟前好奇的发问,中国是不是专门为日本加工各种产品,属于日本的一部分。罗雪一听下意识非常恼火,转头想开怼,却发现他竟然是真的很疑惑地在询问,就清晰明白地给讲解了一番。此人听完仿若茅塞顿开一般,激动地连声道谢,给罗雪说多亏遇见你了,自己以前一直都是那么认为的。

罗雪这时也得出结论:坐井观天不分地方,只看眼界,对于一无所知的事情,没有准确的认知很正常。当时罗雪给许多美国人都“拨乱反正”,让他们不再用刻板印象来看待事物,比如他们觉得中国人都是在军事化的管理下,生活没有半分自由可言。罗雪就会给他们纾解,中国不光不是一个集权国家,自由度并不比美国小,只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想干的都行。很多人听完罗雪的亲身感受,畅想的表示等以后兵役服完了,也要到北京去住一阵子。当然,罗雪之所以能跟大家伙都打成一片,主要也是摸清了人情规律。首当其冲,就是得尊重其文化信仰,不能一听对方是信奉基督教,就大谈佛教跟道教有多么好,给予尊重才能建立友善的关系。当大家都心平气和了,真有观点不合的地方,反倒可以解释探讨。再则,美国处处都讲究规定,不论是新入伍也好,亦或是新到单位参加工作,上司第一时间就会发下来一沓规章制度,只要按照要求做事,不仅思维清晰,效率也会变高,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内耗期。所以即使有少数人想给别人使绊子,也干瞪眼没办法。

罗雪身边就有一个例子,航空兵中还有一个黑人性格孤僻,经年累月下来与白人长官嫌隙很深,该长官表明了不喜欢他,平时非必要都不跟其说话。但黑人各项训练指标都优秀完成,拿着升级审核去找长官签字,哪怕气得火冒三丈高,也得把字签了。因此说到底还是看实力,美国作为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尊重和敬佩强者,罗雪服役期间表现一直优异,也靠能力洗刷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羸弱的印象。三、危在旦夕与力挽狂澜服役期间罗雪混得风生水起,不光丝毫没有遇见歧视,还解释了许多对中国的错误看法。而他身为航空兵的主业,也让自己从对航母与飞机一无所知,到逐渐产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在他服役的四年时间里,有两件让其终生难忘的事件:一个是差点出意外的危在旦夕,就好似与死神擦肩而过;一件则是靠过硬的专业沉淀,最终力挽狂澜。先来看生命攸关的第一件事,当时罗雪正在指挥预警机进行飞行前的准备工作。那天海上刮着六七级的大风,视野非常的差。一架名叫“雄猫”的F-14战斗机返航降落,糟糕的天气加上油料不足,“雄猫”无法稳定降落在甲板上。飞行员极力操纵着“雄猫”,也只能勉强扭动着偏离预定位置降落,恰好机翼就擦着罗雪飞速滑过。当时一旁的同事都吓呆了,看起来飞机的翅膀就撞在罗雪的头上。

有人声嘶力竭地喊着小心,也有人吓得祈祷上帝......但罗雪其实并没有被撞到,只感觉一股强风扫过,把他推得差点摔倒,这次飞机擦着头皮而过的危险事件,让罗雪真正体会到上级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军人来说,最大的危险来自安全时的意外,而非敌人。”自此之后,罗雪执行任务时会提起一万分的小心,时常警钟长鸣。另一件力挽狂澜的事情,发生在罗雪成为飞机机械师之后,某次一架飞机检查完毕,已经处于准备起飞的状态,罗雪按要求进行最后的检查,他没有因为飞行员和其他机械师检查过就掉以轻心,依然仔细的排查每一处。结果就在涡轮发动机中发现了一个螺丝刀,这可太危险了,飞机只要发动,就会发生爆炸。螺丝刀肯定是机械师检查故障时粗心遗忘了,罗雪就立马找到当事人鲍威尔。这个白人小伙被叫来时还一脸困惑,问他是不是落下啥东西,鲍威尔想了半天说不知道。罗雪打趣的接话,是不是想知道忘了啥,给我买十瓶可乐就告诉你。鲍威尔知道罗雪虽然幽默,但不会拿工作上的事开玩笑,连声答应让他快说。得知是把螺丝刀忘了,鲍威尔吓得脸发白手发抖。罗雪扼杀掉一起即将发生的严重事故,看鲍威尔也是真的不小心,还没有将此事上报给长官,不然严厉的处分和罚款是少不了的。

自此之后,罗雪就让大家感受到中国人做事的细心跟专业,一丝不苟地应对每一项任务,哪怕再三检查过可以敷衍了事,中国人也都不会大意。尤其令美国人佩服的是,罗雪让人看到中国人的人情味跟善良,换作任何一个白人,都会捡到宝一样立刻上报给长官,既能大刷一波存在感,赢来无数的夸赞和奖金,还能压倒一个竞争对手。但罗雪却没有这么做,中国人不居功、不落井下石的人品让大家敬佩不已。毕竟谁都知道螺丝刀忘到发动机里是意外,肯定是忙昏了头,体谅别人的粗心对中国人来说就是天经地义。但美国人却没见过,纷纷惊呆了,感叹五千年文明古国就是非同凡响。四、服役期满后归国由于罗雪四年服役期一直表现突出,因此美国海军希望能与他续签合同。要知道如果当兵满20年,就是职业军人,终生不仅有保险福利,还能拿原工资一半的退休金,依然能享受免费医疗。而一旦当兵30年退休,退休金更可以拿到原工资的75%。——等于说一辈子都有吃喝不愁的基本保障,想安逸度日的就可以肆意享受生活,每月都能度假、养生。若想折腾点别的事业,也有实力用当兵考的执照,或是学习的手艺去轻松找到一份优渥的工作。

而且因为美国培养士兵平均每人都得花费25万美金,一半的时间都在学校培训,因此像罗雪这样优秀的士兵要退役,长官也很舍不得,甚至提出要给几万块钱,换罗雪续签合同继续干。更具备诱惑力的是,当时美国海军不仅承诺要把罗雪从士官序列推荐到军官序列,还能给他一笔丰厚的“有选择性再次入伍奖金”,这可是能让他完全实现名利双收,在荣誉琳琅满目的同时,实现财富自由。毋庸置疑,罗雪开始也的确心动了,但领导却说道:你的中文能力也是一项不可多得的优势,这句话相当于隐晦的暗示罗雪接下来可能会有一些“特殊任务”,因此他最后还是选择了退役。当时罗雪听完后,便再也没有一点商量余地了,他直截了当地说了一番话。即:“和中国有关的事情,我一概都不能做。”我的祖国是中国,我的家人和朋友也在中国,我不可能去伤害他们。但到时作为一名美国军人,恐怕很多事会身不由己,既然如此,我只能选择拒绝。

而罗雪在2003年结束美国大兵的日子后,回归原本的专业圈子,来到洛杉矶电影学院进修电影导演和编剧专业,之后进军好莱坞,开始拍摄电影。在电影大热后,他也成为了诸多大型晚会的特邀导演。原本他便对收藏颇感兴趣,因此还以“罗中堂收藏”创办人身份跨界收藏界,总之在艺术领域影响力极高。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在美国服役的那段往事,在刚从海军退役后,他便有将所见所闻写下来的想法,但并没有想过出版的事情。后来辽宁舰的事情出现后,加上出版社找上门,罗雪便特意写下《我在美国航母当大兵》这本自传,讲述了自己在美国航母上的所有亲身经历,这不仅是在纪念过去,同样也是让大家了解美国人如何管理、建设航母。

0 阅读:5

小苏说

简介:要么就闭嘴接受现实,要么就证明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