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掉上百万,四年敛财40亿,杭州"土皇帝"虞关荣有多嚣张?

阿智通鉴 2025-04-12 03:34:26

他叫虞关荣,曾是杭州的“土皇帝”。

2018年以前,在杭州滨江,他说一,没人敢说二,几乎所有的工程都要经他之手。

恶意竞标、垄断市场、甚至猖狂到向央企要保护费。

虞关荣用这种不耻的手段,敛财将近40亿!生活中,他更是挥金如土,一顿饭就要花掉近百万。

他为什么能如此嚣张?他背后到底有什么势力?

从街头混混到黑恶势力头目

1972年,虞关荣出生在杭州滨江区,他的父母和大多数农民一样,终日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照看孩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虞关荣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管教,性格变得越来越叛逆。

上学对虞关荣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他不喜欢枯燥的课本,更不喜欢老师的说教。

到了初中,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辍学了。离开学校后,虞关荣开始在街头游荡,结识了一帮狐朋狗友。

这些人大多是些无所事事的混混,整天游手好闲,打架斗殴。在这样的环境中,虞关荣逐渐养成了暴力倾向,为日后的犯罪生涯埋下了伏笔。

1997年,25岁的虞关荣因为当街调戏妇女被判流氓罪,蹲了一年的牢。

这次入狱经历非但没有让他悔改,反而让他在监狱里结识了一批"江湖好手",学到了不少生存技能。

出狱后,虞关荣变本加厉,2002年又因为故意伤害他人再次入狱。

这一次,虞关荣在监狱里遇到了日后成为他得力干将。

这些刑满释放人员后来成为了虞关荣黑恶势力团伙的骨干,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桶金:暴力威胁下的“创业史”

2003年,虞关荣出狱后回到了家乡滨江区。正好赶上滨江区大规模开发的时期,到处都是拆迁工地。

虞关荣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自己有一帮能打能闹的兄弟,为什么不利用这个优势呢?

于是,虞关荣找到了街道的党工委干部,提出可以帮政府解决拆迁难题。要知道,拆迁可是个棘手的问题,如果有人能搞定,那可是大功一件。

虞关荣带着自己的手下,开始在拆迁工地上大显身手。他们采用威胁等暴力手段,逼迫村民签字同意拆迁。

那些不愿意搬迁的村民,往往会在深夜收到神秘来客的造访。第二天,这些村民就会乖乖地在拆迁协议上签字画押。

这种非法手段虽然令人发指,但效果却出奇地好。很快,虞关荣就在当地政府那里挣得了好名声,单次拆迁就能获得高达90万元的酬劳。

这笔钱,成了虞关荣的第一桶金,也让他尝到了暴利的甜头。

有了第一桶金,虞关荣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开始琢磨着如何将这种生意做大做强。

一手遮天的“土皇帝”

2004年,虞关荣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园林花木公司。

表面上看,这是一家正儿八经的园林绿化公司,但实际上,这家公司更像是虞关荣的一个幌子。

虞关荣开始以"拆迁专家"的身份四处活动。他不仅继续帮政府解决拆迁难题,还开始涉足建筑行业。

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虞关荣开始大量招揽社会闲散人员,其中不乏一些通缉犯。这些人成为了虞关荣的打手队伍,为他开疆拓土、排除异己。

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虞关荣逐渐从一个打手变成了老大。

他开始组建自己的黑恶势力团伙,将触角伸向各个行业。从此,虞关荣在杭州滨江区开始了他的土皇帝生涯。

凭借着自己的黑恶势力背景,虞关荣很快就在滨江区垄断了土石方、市政、绿化等工程。

对于那些不愿意合作或者试图与他竞争的对手,虞关荣从来不会手软。

他曾指使手下砍伤了一位来自萧山的商人陈生祥,就因为陈生祥不愿意将自己的工程转包给虞关荣。

事后,虞关荣还指使手下破坏了现场的监控设备,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官商勾结的罪恶帝国

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虞关荣在滨江区的工程建设领域形成了"招标不过钱塘江"的垄断格局。这意味着,但凡是滨江区的工程项目,基本上都逃不出虞关荣的手掌心。

虞关荣操纵招投标的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通过围标、串标等方式,确保自己的关联公司能够中标。

有时候,他甚至会直接威胁其他竞标企业退出。一旦中标,虞关荣往往会将工程转包出去,自己则坐收渔利。

据统计,每个项目虞关荣都能赚取数千万元的中介费。更可怕的是,虞关荣还与一些政府部门的"保护伞"勾结在一起。

这些"保护伞"会为虞关荣量身定制招标条件,比如要求必须是本地企业资质或者需要特定业绩证明,这样就可以轻松将外地企业排除在外。

后来,虞关荣的胃口越来越大,甚至连一些央企也不放过。他强迫这些央企缴纳保护费,否则就无法在滨江区顺利开展业务。

要想在一个地方称王称霸,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关系。虞关荣深谙此道,他长期向公职人员行贿,使得警方成为了他消除法律威胁的"保险栓"。

每当有人举报虞关荣的违法行为时,这些举报信往往会被直接拦截。

不仅如此,虞关荣还会对举报人进行报复。久而久之,在滨江区,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抗虞关荣。

虞关荣编织的保护网不仅仅局限于公安系统,还延伸到了政府的各个部门。通过在私人会所宴请、直接现金输送等方式,虞关荣成功腐蚀了29名公职人员。

这些保护伞为虞关荣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他们不仅帮助虞关荣设置招标门槛、通风报信,有时甚至会帮助销毁不利于虞关荣的证据。

据统计,虞关荣累计行贿42起,金额超过700万元。而通过这些非法手段,虞关荣在短短几年内就敛财超过40亿元。

奢靡生活:土皇帝的挥金如土

有了钱,自然要好好享受。虞关荣在杭州滨江区开设了多家高档会所,这些会所成为了他挥金如土的主要场所。

在这里,虞关荣经常举办豪华宴席,单次消费动辄数十万,有时甚至近百万元。

在虞关荣的宴席上,珍稀海鲜是标配,名贵红酒更是不可或缺。

他最喜欢的是罗曼尼·康帝,这种每瓶价格高达数十万元的顶级红酒,在虞关荣眼里跟普通啤酒没什么两样。

除了美酒佳肴,虞关荣的奢靡还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的车库里停满了宾利、兰博基尼等豪车,这些车不仅是他的代步工具,更是他彰显身份的象征。

他的手腕上总是戴着一块价值数百万元的百达翡丽陀飞轮腕表,这块表成了他在商界和官场炫耀的"资本"。

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消费行为,显然远远超出了一个正常企业家的收入水平。但在当时的滨江区,似乎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虞关荣的这些会所,不仅是他挥霍享乐的地方,更是他笼络权贵、巩固势力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他经常宴请各路官员,通过美酒佳肴拉近关系。有时,他还会借机向这些官员借款,实则是变相行贿。

据说,在虞关荣办公室的抽屉里,藏有数十份官员的借款协议。

法网恢恢下的警示

2018年,中央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多年来不敢吭声的企业家和普通居民终于鼓起勇气,联名举报了虞关荣的种种罪行。

接到举报后,浙江警方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了一支500人的特别行动小组。

经过周密部署,警方最终选择在虞关荣位于滨江区的豪华别墅里将其抓获。与此同时,虞关荣的团伙成员也被一网打尽。

2019年12月,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虞关荣案作出一审判决。

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走私武器罪、行贿罪等26项罪名,判处虞关荣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同案的其他66名团伙成员和26名充当"保护伞"的官员也都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至此,虞关荣苦心经营多年的"帝国"轰然倒塌。这个曾经在杭州滨江区呼风唤雨的"土皇帝",最终难逃法网制裁。

他的覆灭,不仅是法律正义的彰显,更给所有心存侥幸的不法分子敲响了警钟。

参考资料

1.浙江26名公职人员为虞关荣涉黑团伙充当保护伞受到法律制裁:扫黑打伞 除恶务尽——人民网,2020年1月20日发布

2.“黑老大”虞关荣牵出29个“保护伞”,4年内涉案近40亿——新京报,2021年4月1日发布

1 阅读:18

阿智通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