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背叛后是不是即使原谅了,也还是免不了猜忌,再也回不到以前了呢?
你可以原谅一个背叛过你给你带来伤害的人,同时你也可以继续质疑他到底值不值得原谅。
两者并不冲突。
我们原谅一个背叛过我们的人可能并不是来源于爱他,更不是因为我们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了希望。
而是除了原谅,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不原谅他,俩人一味陷在背叛、出轨的叙事里,没日没夜的争吵内耗,相互扯皮,彼此指责,这样的日子还能过下去吗?这样的女人还有人愿意理解她吗?
你曾也想过狠心离开,或者干脆就不原谅,直接让出轨者名誉扫地。但如果你选择原谅,大家可能会夸你大气,得体,顾全大局。当周围人都希望可以息事宁人,你还能怎么办?
所以原谅与否的权力并不完全在被出轨者身上,她们也是被舆论、评价体系、外界期待推着走的人。
她们仅有的权力就是去怀疑,质疑:怀疑出轨者到底值不值得原谅,怀疑接下来的日子还能不能过下去。
她们看上去是在担心出过轨的人会不会再次出轨,和第三者有没有断干净,神经敏感,疑神疑鬼,但其实她们是在担心:
我的原谅真的值得吗?
如果我的原谅换来的是他觉得我好欺负,不论做什么过分的事情我都能包容,从不计较,也没什么改变,那这样的婚姻还值得继续吗?这样的男人还值得我信任吗?
原谅并不难,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很容易做出这个选项,因为她要生存,她要把婚姻继续过下去,把日子继续经营下去,给周围人一个交代。
最难的是原谅后,她要真的不断地说服自己被背叛后的婚姻值得过,这个男人还能再信任。
最让人纠结的地方不是背叛者会不会再次出轨,更重要的是这个曾经背叛过婚姻的人,有没有意识到俩人的婚姻已经出现了危机回不到过去?他能不能为自己的出轨做一些补偿?能不能做一些保证?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婚姻里可不可以有一些变化?
这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原谅。
这也才能给自己的原谅一个圆满的交代。
如果在重归于好后出轨者没有在这次危机里学到一些什么,依然在婚姻里不懂得付出和照顾,不知道理解我的情绪,婚姻依然冷暴力,冷处理,那我一定会后悔我当日的原谅。
所以这里要清晰的一个认知:
你当然有权力可以在原谅后依然疑神疑鬼。
它并不说明你们的婚姻就不好了,你的怀疑恰恰是表明你发现了你们婚姻里卡主的地方,它不在于背叛,而是你打从心底在担心:
你们两个人到底有没有意识到,以及一起面对解决你们的婚姻早就出现了的问题。
你也要抛开“我的婚姻还能回到从前”的幻想,你的原谅不能为了让婚姻回到以前而服务,这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你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而原谅的,那最后的结果大概率会让你失望。
就像好多人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是从来不得心理疾病的人,他们也认为好的婚姻是那种从来不会有危机的、也根本不吵架的。
这样的想法误导了多少人在婚姻里以展示冲突为耻,以隐忍和谐为荣。
秉持着这样想法的人他们会下意识的认为出轨是一件特别羞耻的家事,如果平时本来就夫妻两人从不红脸,他们更容易在这个时候快速去原谅,想让这件事赶紧翻篇,希望两个人还能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
错了。
真正心理健康的人是灵活的人,真正好的婚姻也是那些具有灵活性的婚姻。
没有婚姻是从不生病的。在婚姻上没有夫妇具有特殊的豁免权,就像任何人都有患抑郁症的可能性。
婚姻本来就是两个人的事,它意味着你完全无法预测另一个人会在中途做什么,你们的婚姻会走向什么,你可以去做一些预防,比如平时多打电话多留心,但是你不能认为因为你预防了你的婚姻就从来不会出问题。
那些不断在经历背叛后婚姻里找一个替罪羊来给婚外情背锅的人本质上依然是在否认他们平时不沟通缺乏情感支持,很少关心,平时交流浮于表面的问题。
所以你不能简单为了原谅出轨者而去原谅,这样的原谅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遮羞。
你的原谅最好要建立在:“如果你做到了xxx,我就原谅你”的清晰表达上。这才是有力量且能给婚姻带来真正的变化的。
你需要和出轨者表明清楚例如:
如果你能做到以后在婚姻里能够多和我讲你的烦恼,而不是遇到了问题就忍着不说,那我就原谅你;
如果你能做到以后在争吵时不要争输赢,而是真的多去站在我的角度上听我说我的感受,那我就原谅你;
甚至我还会邀请一些来访去写下关于自己的《个人手册说明书》,然后和伴侣一起分享——
它是关于自己希望以怎样的方式被对待。包括交往注意事项、创伤点、雷点、交往小技巧,在背叛后其实很容易唤起双方不舒服的感受,所以你们在这个时候非常适合去进行这项活动。
当你在写“雷点”时,你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其实是特别讨厌被情感忽视的,而每当这个雷点被激发的时候你都会装作不在意,但其实你特别在意,而且你的伴侣也以为你已经过去了。但其实你心里早就积压了好多怒火。
包括你也会发现原来伴侣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和你一直习惯性对待他的方式简直是大相径庭,自此,你们才借由这次背叛的发生重新建立起一段新的关系,重新学会彼此相爱。
这些要求、规则其实就是在重新建立在经历背叛后,两人的崩塌的内心秩序和失去效率的婚姻系统,同时也在告诉出轨者:我的原谅非常珍贵,它一点都不廉价。
而如果要做到这些,那就需要有“允许”的心态。
如果你有一份好的婚姻的执念,那你反而会更加陷入自责的境地。
如果你允许你的婚姻暂时生病了,但你没办法完全把背叛当做是一次偶然的犯错,因为出轨这件事情不单单只是犯错这么简单,她会摧毁一个女人对婚姻基本的信任,也会揭露很多过去的创伤。
当你允许你暂时对婚姻失去信任,你也允许你的婚姻存在瑕疵,你也允许背叛的发生,那在基于这份允许的心态,找出婚姻里两人假性亲密渐行渐远的真相,你的原谅才是真的可以推进婚姻的修复了,你的原谅才不会被白白牺牲掉。
背叛后的人会有各种心结,他们会因为这个“原谅”给自己披上各种苛刻的要求。
比如如果我原谅了,我是不是就不能再提这件事了?如果我原谅了,我是不是就不能再反悔了?如果我原谅了,我就不能生气了?如果我原谅了,是不是就代表我给第三者让步了?
但这些各式各样的“如果”问句并不成立,因为你选择了原谅背叛,并不等于你被背叛这件事心理阉割了,也不等于你成了一个听天由命、任人宰割手、无缚鸡之力的失去力量之人。
相反,你看的更清楚了,你只是选择放过自己不在这件事情上深究了,但你依然可以打从心底里,去坚持你对于伴侣出轨这件事情的愤恨的感受。
好多人不选择原谅是觉得原谅会不会在别人看来很软弱,它意味着你没办法把出轨者和第三者怎么样,你除了原谅他们还能咋办呢。
所以有些人不选择不原谅,因为他们会想象原谅的人是在婚姻里没权没势的女人,会在心理上成为一个弱者。
这些想象出来的外界的声音,会更让那些选择了原谅的人更加小心谨慎,她们不敢在婚姻里主动谈论背叛给双方带来的影响,也很难做到对出轨者发火生气,坦诚地向外界寻求帮助。
她们很担心一旦这样做周围人会冷冷地评价道:你不是当时要原谅他吗,我不是让你直接离婚吗,谁让你不听我的?现在想起我了?
这其实很容易让出轨者认同“原谅出轨就是纵容出轨”,继而认同她其实也是内心没有力量只会纵容出轨的人,她仿佛也和出轨者同流合污一起逃避婚姻的问题。
在这样的心理认同下妻子在原谅后自然会疑神疑鬼,她做不到松弛的去解决婚姻的问题,而是只能小心翼翼地让婚姻不要再遭遇变故。
从人的心理角度看,这是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的心理。前者是把婚姻当做任务去做,而后者才是真正在创造好的婚姻。
避免失败的心理是为了让婚姻在经历后背叛不要再无底线的糟下去,它可能看上去是在做一些补救,但更多是出于不要让周围人看笑话、不要让婚姻再次出现第三者。
在避免失败的心理驱动下建构出来的婚姻也许是没有争吵了,但是这是因为两个人已经失去了表达不同的勇气;他们也许可以在一张桌子吃饭了,但是都各怀鬼胎;他们之间也许再也没有第三者了,但是心理的隔阂更大了。
你要知道,原谅的人反而是一开始在主动解决问题的人,如果你是抱着“追求成功”的心理去原谅背叛,你的行为会有非常大的反转。
你可能会把握更多的主动权:主动地确认为什么当初要做出背叛的行为,婚姻里到底有什么是满足不了你的?
你也可能会更不畏惧失去:你会更加直接地去在婚姻里做一些之前不会做的事情,加入冷静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对方建立一些共同目标,建立新的婚姻规则。
这些行为的转变,也是源自你并没有去认同外界的那些,对经历过背叛的婚姻的歧视与偏见的声音。
03最后,原谅的意义是感受“我的婚姻可能不会回到从前”的哀伤其实修复婚姻里很多人会忽视一份很重要的情感:哀伤。
哀伤的是这份婚姻也许再也不会回到从前,我期待的美好人生随我远去,我眼里那个忠诚的丈夫已经死去。
许多人刚开始在修复婚姻问题时干劲十足,比如意识到了第三者的出现其实只是因为伴侣在婚姻里有不被满足的体验,底气突然有了;也有人借由这个转机第一次和丈夫真诚开放的沟通,把心里面的不舒服一下子发泄出来。
看上去成效很大对吧?
但你会发现没过多久两个人又陷入了互相指责、冷暴力、离婚、诅咒这样的暴力沟通里,比之前的婚姻问题更多。
因为这两个人都抱有这一份不切实际的期待:我的婚姻还能回到过去的样子。
所以他们的很多努力也都是围绕着“我得把婚姻恢复到第三者没有出现的样子”的要求里,好像后面有猛兽在追,被追上了就会被一口吃掉,所以必须闷头往前跑。
这个猛兽就是“哀伤”。
哀伤来自于哀悼,也就是为逝去的人、事物、情感哀悼,做一个了解。不然心里面总会有种莫名的期待是不是以前的婚姻还没死,努努力还能救活。
其实以前的婚姻并不见得有多好,里子或许已经产生了很多瑕疵,但两个人执拗地认为这样的婚姻还能继续,离开了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
背叛的发生也是既想维持以前的婚姻秩序,又想追求婚姻里满足不到的渴望。
但是如果你意识到了所有的婚姻都无法满足到你,你需要在婚姻的框架里去化解这些不被满足的哀伤,那你就会放下婚姻必须回到以前、婚姻必须好、婚姻必须符合什么样子的约束。
你们会在哀悼中重新感受到两个人的联结,以前的婚姻不再了,但是有希望的是你们可以建立一段新的婚姻关系。
原谅也是进行哀悼的第一步,我不再抓着以前的婚姻不放了,我愿意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所以在原谅之后产生很多怀疑是非常正常的,你不确定哀悼的过程打开了一个什么样的新的空间,两个人又开始一个闭口不谈怎么办,一个想跑一个想追怎么办。
但这反而在说明你的原谅让两个人开始松动,只有在接受美好的事物已经死亡,才能继续创造新的美好。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