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8 日,泽连斯基飞赴美国,将在白宫和特朗普签下《关于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的规则和条件的协议》,即美乌矿产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俄乌冲突背后的资源博弈进入了新阶段。
协议背景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援助,这些援助主要通过《租借法案》提供。根据该法案,美国总统可以向任何政府出售、转让、交换、租赁、出借或以其他方式处置任何国防物品。这意味着,美国提供的军火物资在理论上是需要归还的。然而,战场上炮火无眼,这些租借来的军火在战场上消耗掉了,归还问题变得复杂。
特朗普声称美国给了乌克兰 3500 亿美元的援助,达到欧洲的 3 倍,加上美国给乌克兰在国际上的支持,要让乌克兰还 5000 亿美元。如果乌克兰没钱还,就用矿产资源来偿还。乌克兰矿产资源丰富,包括钛、锂、铍、锰、镓、铀、锆、石墨、磷灰石、萤石和镍等,据估算,乌克兰拥有的地下矿藏储量价值超过 15 万亿美元。
协议内容
新的框架协议算上前言部分一共 12 条,其中最核心的三条是:
大前提:鉴于美国人民希望与乌克兰一道投资于一个自由、主权和安全的乌克兰,鉴于美国和乌克兰希望乌克兰实现持久和平,美国和乌克兰签订本协议。
2. 建立重建投资基金:由乌克兰政府和美国政府的代表共同管理。除了已经属于乌克兰政府预算收入的资产外,乌克兰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或运输相关基础设施收入的一半注入此基金,由美乌共同管理。
3. 美国的经济利益:美国将最大程度地拥有该基金产生的经济利益,将部分收入用于对乌克兰的再投资,以确保为乌克兰重建提供充足的资本供应。
简单来说,美国和乌克兰一起建立一个重建基金,乌克兰将新开采矿产的一半纳入基金,由美国 “货币化”,乌克兰重建的钱都从基金中来。这个基金,美国享有最高的股权和金融权益。
各方态度
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这份协议,收回对乌克兰的援助成本,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俄乌特使凯洛格等轮番登场,向乌克兰施压,推动协议的签署。
乌克兰方面对协议的态度较为复杂。一方面,乌克兰战后重建需至少 3000 亿美元,而美方通过基金提供 “长期财政承诺”,可以保证乌克兰的财政不会因为重建而崩溃。另一方面,乌克兰也担心过度依赖美国,导致自身利益受损。
欧洲也加入了这场资源博弈。2 月 24 日,欧盟委员会向乌政府递交了一份矿产合作的 “互惠” 协议,表示欧洲需要的 30 种关键矿产中,乌克兰可提供 21 种。欧洲希望通过与乌克兰的合作,确保自身的资源供应。
俄罗斯的态度最为复杂。普京表示,俄罗斯愿与美国合作开发稀土矿藏,涉及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这一表态可能是为了在美乌协议中分一杯羹,同时也为了巩固其在东乌地区的控制权。
协议影响
这份协议虽然屈辱,但已经是泽连斯基能争取来的最好结果。乌克兰可以通过基金获得重建资金,但也需要让出部分矿产资源的收益。乌克兰的经济和政治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美国通过这份协议,可以收回对乌克兰的援助成本,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然而,这也可能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国 “趁火打劫” 的批评。
欧洲通过与乌克兰的合作,可以确保自身的资源供应,但也需要面对美国的竞争。欧洲在这场资源博弈中的地位较为尴尬,既想分一杯羹,又不想与美国正面冲突。
俄罗斯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可以在东乌地区获得更多的资源开发权,同时也巩固了其在该地区的控制权。然而,这也可能引发国际社会对俄罗斯 “趁机扩张” 的担忧。
美乌矿产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俄乌冲突背后的资源博弈进入了新阶段。各方在这场博弈中各怀鬼胎,试图通过协议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然而,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仍然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