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孟加拉爆发了一场规模庞大的骚乱。面对这一局面,孟加拉政府在总理谢赫·哈西娜领导下试图采取严厉措施以维持其执政地位。然而,在国内民众强烈抗议以及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军队最终发表了一项不愿参与政治活动的声明。随后几天,哈西娜总理被迫辞职,并悄然乘直升机逃往印度,结束了她的统治。自此,孟加拉的政治格局彻底改变。
2月12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布了一份关于去年7月1日至8月15日期间孟加拉发生的抗议活动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合理依据表明,在此期间发生了多起谋杀、酷刑、非法拘禁及其他违反人性的行为,这些行为构成了反人类罪。报告指出,前孟加拉政府在努力维稳的过程中,针对抗议人士实施了系统的攻击与屠杀,其中包括大量的非法处决案例。
据统计,在短短45天内就有超过1400人丧生,另有数千人受伤。相比之下,该报告提供的伤亡数据明显高于孟加拉临时政府之前统计的数字——即834人在抗议活动中遇难。根据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资料,大多数死者系由孟加拉安全部队开枪所致,而在这场灾难中,儿童占遇难者比例约为12%-13%。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在其声明中指出,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人权侵害事件发生在孟加拉国前政府任内。这些暴行是在大规模示威活动背景下由高层政界及安保部门策划并执行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身权力。
图尔克进一步提到,现有信息表明,超过数百起非法处决、任意拘留和系统性虐待行为均与高层指示脱不了干系。此类行动显然是官方镇压抗议措施中的组成部分。此外,联合国人权办公室获取的证据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特别是针对儿童的杀害、致残及非法拘禁,且在此过程中存在非人道待遇与酷刑现象。
同时,报告亦指出,在抗议浪潮中,部分激进分子曾以私刑等方式向执法机构成员及其拥护者施加了严重的报复性质攻击。这不仅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更凸显出当前法律框架和社会治理结构亟待完善之处。
图尔克认为,唯有通过全面揭露事实真相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才能治愈社会创伤,为孟加拉国构建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铺平道路。他呼吁该国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彻底消除侵权行为的发生可能,从而恢复公众信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与自由。
此次联合国人权办公室应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领导人尤努斯的请求,派遣了一个由人权调查员、法医和武器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前往该国开展调查。该报告主要依据对该国部分受害者、目击者、维权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的230余次秘密且详尽的访谈,以及对相关医疗档案、照片、视频及其它文件资料的深入分析得出。
一些网友虽然知道这个国家,但对孟加拉国前政府迅速垮台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哈西娜女士曾担任长达20年之久的孟加拉国总理,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她的父亲是孟加拉国的国父,被誉为“孟加拉之父”,是该国的第一位总理兼总统。可以说,若无其父,便无现代孟加拉国。然而,为何民众会反对这位缔造者之后代呢?难道他们忘却了那些历史功绩吗?
孟加拉国全称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并非历来存在,而是经历了一系列历史变迁才形成现在的局面。说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提及印度。印度这一称谓在历史上仅是一个地理概念,直到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并不存在名为“印度”的单一国家。实际上,该地区拥有数百个独立的部落和多个民族,使用超过一千种不同的语言。这些不同群体间语言不通,各自独立并且常处于对立状态。特别是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尤为激烈,两大宗教信徒之间存在着深深的仇恨,历史上甚至发生过多起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因此,信奉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人们世代为敌。
在19世纪,英国殖民者来到此地,将其统称为英属印度。当时,维多利亚女王不仅是英国君主,也是名义上的印度统治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一地区也因此开始寻求独立。
为了避免冲突的发生,英国决定根据地理及人口分布情况,依据宗教信仰把该区域分为两个不同的国家——印度与巴基斯坦,这就是著名的“印巴分治”。西部分为巴基斯坦,东部则是印度。1947年,两国正式宣告独立。然而,在印度境内仍存在大量穆斯林群体,尽管他们的居住地并未直接连接到巴基斯坦边界,但同样以穆斯林为主,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因此被划归为东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东巴基斯坦作为巴基斯坦的一个省份,位于较远处,名为东巴基斯坦;相对而言,靠近印度西部的部分则被称为西巴基斯坦。无论是在东巴基斯坦还是西巴基斯坦,它们均属于同一个国家——巴基斯坦。然而,由于地理位置遥远等因素的影响,东巴基斯坦人民始终谋求脱离控制。最终,在1971年3月,爆发了一场孟加拉独立战争,印度支持东巴基斯坦追求自主,且采取军事干预措施,导致东巴基斯坦成功获得独立,成为一个新的国家——孟加拉国。
在这场建立新国家的过程中,无数英勇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了许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孟加拉国政府强调,没有这些人无私的贡献和自我牺牲精神,孟加拉国难以实现独立。因此,他们被誉为孟加拉国的奠基人或先驱,即国家的功勋之士。由此,他们被尊称为“自由战士”。领导这场斗争的关键人物,即孟加拉国的创立者,是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他担任首任总统兼总理的角色,被尊为孟加拉国的国父,他是现任领导人哈西娜的父亲。
鉴于自由战士们为了国家成立所流下的鲜血,他们认为那些用生命换取胜利的人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于是,他们推行了一项公务员名额制度:并非所有公务员职务都需经过公开选拔才能竞聘,而是有56%的职位将由政府直接分配给自由战士及其后裔,剩余44%的岗位则开放给全体孟加拉国民。然而,这些位置往往集中在较低级别的行政事务上。如今,一部分孟加拉人提出质疑,认为距今已逾半个世纪,自由战士的后代仍在享有特殊待遇,不断传承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是否公平合理?于是一些人发起抗议活动。
对此,哈西娜回应称,参与示威行动的人都是受到国外反动势力操控的激进分子,并命令严厉打压。但她未曾预料到,这一举措反而引发民怨沸腾,最终使她失去了权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