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月下大庚角誓杀帖,姜泥誓杀徐凤年!

初柔评小说 2025-03-01 11:25:55

武当有三十六宫,其中以大莲花峰上面的太虚宫所处海拔最高,太虚宫的翘檐被称作大庚角。因为在这边悬挂着一柄吕祖佩剑而天下闻名。而书中关于大庚角这个场景的剧情也有两个是非常出名的。其中一个就是小泥人的高光时刻,写下《月下大庚角誓杀帖》

徐凤年带姜泥上武当,姜泥就在山上开辟了一块小菜园子,这个小菜园子可以说是姜泥的精神寄托了。在北凉王府当中节衣缩食,处处被限制的小泥人,在武当的这个小菜园子里享受到了久违的自由和难得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但是隋珠公主上武当,故意破坏了小泥人的菜园子,并且给了小泥人一个大嘴巴子。虽然徐凤年及时出头维护了小泥人,但是小泥人对于自身处境的屈辱感和悲愤却是越来越重了,这个时候的小泥人急需发泄。

而在这件事情之后,徐凤年带着姜泥半夜上到太虚宫。在姜泥喝了一点儿小酒的状态下,情绪失控,将心中的愤懑与憋屈发泄了出来,以草书将多年的积郁都倾斜到了文字当中。写出了二百四十五字的《月下大庚角誓杀帖》。写完之后,怔怔出神,泪流满面。

武当的宋知命说道:此文大雄,悲愤而不屈,生平仅见。细细琢磨,结尾“姜泥誓杀徐凤年”这七个字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好一个誓杀。武当掌教王重楼也认为姜泥写了一手好字,好文。而修炼闭口剑十六年不开口的武当剑痴王小屏也开口道:字中有剑意。

《月下大庚角誓杀帖》以“西蜀月,山河亡。东越月,山河亡。大江头,百姓苦,大江尾,百姓苦”开头,以“姜泥誓杀徐凤”结尾,书中没有完整的原文,我曾试图用AI去还原,但是看了几篇,都难以符合姜泥当时的心境、处境以及宋知命评价的悲愤而不屈。但是有几句还是挺有意思的,等下分享一下。

姜泥的憋屈,一个是来源于国仇家恨,作为西楚的亡国公主,父王和母后都死在徐骁的手上,而她以婢女的身份寄居在北凉王府当中,长期以来的亡国之痛写在了这篇誓杀贴当中。

而姜泥与徐凤年之间的情愫难言,他们自幼一起长大,虽然看似徐凤年一直在欺负姜泥,但实质上一直很维护她。姜泥又怎么会不对徐凤年有情愫呢,但是国仇家恨,姜泥需要以仇恨来压制对徐凤年的情愫,这让姜泥更加痛苦。

最后就是开头所写的“大江头,百姓苦,大江尾,百姓苦”。无论春秋乱战,谁是最后的赢家,受伤最重的一定是黎民百姓,战争对平民摧残,同样也将她温馨的家给摧毁了。顿时她与流离失所的百姓感同身受了,与天下苍生共情了。

所以这个《月下大庚角誓杀帖》一来是代表天下苍生对于战争的控诉,对于徐家的控诉,二来对于自己收到的憋屈和苦闷的倾泄,三来也是自我挣扎,鉴定对于徐凤年的仇恨,要抹去自己的那一缕情愫。

“世子纨绔笑,饮我仇雠血。夜夜磨匕首,声声咒凤年。纵有青梅意,难抵家国恨。宁学荆轲志,不效西子妆。敢效勾践苦,卧薪铸锋芒!”

姜泥虽然与徐凤年相处十余年,有些许的青梅意,但是国仇家恨在,徐凤年就是她的仇人,所以姜泥誓杀徐凤年。

西蜀月,山河亡。东越月,山河亡。大江头,百姓苦,大江尾,百姓苦。

凤冠碎作檐上雪,玉玺沉埋大江潮。菜圃青篱埋剑穗,铜钱坠地响前朝。

匣中龙雀锈未消,袖底胭脂藏旧刀。醉眼犹见王旗折,醒时偏闻马蹄骄。

残棋局,生死簿,半是离阳半楚谣。梧桐苑里春衫薄,听潮亭外秋雨凋。

恨未绝,意难销,三千白发换酒浇。若问此心何所寄?月下大庚角,姜泥誓杀徐凤年。

而这一首我会更喜欢一些。凤冠碎、玉玺沉是在暗示姜泥的亡国公主身份,铜钱坠地、菜圃青篱则是姜泥和徐凤年的日常。袖底胭脂藏旧刀是刺杀徐凤年的执念与对徐凤年的情愫的并存。王旗折、马蹄骄是故国的伤痛,梧桐苑听潮亭是现在的羁绊。还是比较符合姜泥的悲凉的,就是字数对应不上。

图:潇湘过客莫念插画/雪中悍刀行电视剧

0 阅读:3

初柔评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