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北京公主坟地下通道,34岁的王旭与22岁的刘刚初次相遇。前者刚被仓库开除,后者因交不起房租被赶出地下室。两人凑出最后15元买了瓶二锅头,就着花生米唱完《流浪歌》,收到人生第一笔合作收入:路人扔下的7枚硬币。
北漂初期堪称魔幻现实:合租5平米隔断房,靠王旭妻子寄来的煎饼度日,最穷时用演出服当被褥。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他们带着《离家的孩子》转战石家庄澡堂驻唱,被醉汉泼酒是家常便饭。正是这些经历,让2010年那则醉酒版《春天里》的短视频,意外点燃全网共鸣。
2011年央视春晚后台,汪峰亲手为两人整理皱巴巴的西装:"记住,今晚过后别只会翻唱。"彼时旭日阳刚商演报价飙至20万/场,却陷入致命困局:拒绝系统音乐训练,坚持"原生态"唱法;面对版权纠纷强硬表态"歌是大家唱红的"。
利益分配裂痕逐渐显现:刘刚被曝豪车别老人,王旭花30万为儿办婚宴。最致命的是2012年汪峰发函禁唱,组合失去80%演出曲目。某次商演两人被迫合唱《小苹果》,王旭下台后踹翻化妆镜:"我们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解约后的人生轨迹耐人寻味:刘刚签约新公司推出《怀念青春》,抖音直播数据稳定在10万+,却因"闯红灯"旧闻屡遭举报;王旭返乡承包果园,带货助农视频播放量常不过万,直到"工地搬砖"乌龙登上热搜。
对比凤凰传奇的清醒更显唏嘘:玲花曾带组合旁听知识产权课,曾毅考取经纪人资格证;面对《海底》改编争议,两人自费请百万调音师重制版本。而旭日阳刚至今未有任何原创作品,豆瓣歌手页停留着2015年的翻唱合集。
回看这对草根偶像的坠落轨迹,处处是格局的致命伤:拒绝支付《春天里》版权费,错失汪峰提供的创作资源;商演收入三七分成埋下分裂隐患;始终以"农民工"标签自居,未能完成艺人专业化转型。
某次地方台邀约演出,王旭要求唱《春天里》被拒后愤然离场,刘刚却在后台恳求:"哥,唱《小苹果》也行啊。"此刻凤凰传奇正在录音棚打磨第11张专辑,玲花的建议回荡在业界:"过气的最好解药,是把每个舞台都当第一次。"
从地下通道到工体舞台再回市井街头,旭日阳刚用14年走完娱乐工业的残酷闭环。如今在快手直播间,仍有老粉点唱《春天里》,王旭总摆摆手:"哥俩现在春天够多了,该唱唱秋天。"背景音里,刘刚调试吉他的声音刺耳尖锐,恍如当年地下通道的走音和弦。
天荒地老
穷坯子,大老粗。
这很正常,出名不是一首歌就能站稳脚跟,靠积淀!
啥家屎?一开始就不看好他俩!结果应验啦!差的远!
失去了当初的本心,心态变了。
忘了初心,咎由自取[好生气]
市井骨子里的东西!
旭日阳光翻唱汪峰的歌火红以后没有施恩图报,不知进取,最后凉凉,旭日阳光两人不但不接受汪峰建议的系统性训练,还说汪峰是靠他们唱红的,二人红火后挥霍钱财又对汪峰的版权产生的营利分配不公,二人没有知恩图报反而过河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