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R7对比ModelY拆车大作战:底盘结构差异不容忽视

星车坊汽车 2024-12-06 22:24:39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的今天,每一款新车型的推出都备受瞩目。尤其是当一款新车在短时间内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市场的新宠时,更是让人不禁想要探究其背后的实力。鸿蒙智行首款轿跑SUV智界R7,自9月底上市以来,便以惊人的速度吸引了大量关注,上市两个月大定突破42000台,交付数量也稳步上升,成为纯电SUV市场的一匹黑马。而在这一领域,特斯拉Model Y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其作为标杆车型的地位长期以来难以撼动。那么,智界R7在产品实力上是否真的能够全面领先Model Y呢?通过懂车帝最近的拆车节目,我们得以深入两款车的内部,一探究竟。

首先,让我们从两款车的车头防撞梁开始对比。智界R7在防撞梁的设计上显然更加用心,采用了强度更高的目字型结构,并且在防撞梁内部额外增加了口字型加强结构层,这种不计成本与人工的做法,无疑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的前防撞梁虽然也采用了日字形结构,但在纵梁两侧的延伸部分则为口字形,与智界R7的目字结构相比,略显不足。更令人惊讶的是,特斯拉的副防撞梁设计得如同“刀锋战士”般的弓形结构,不仅显得单薄,而且在碰撞事故发生时,可能会对行人造成额外的伤害。

在吸能盒的配置上,智界R7同样展现出了其优势。智界R7前防撞梁布置了6个吸能盒,后防撞梁布置了4个,而特斯拉Model Y则仅有前防撞梁配备了4个吸能盒。这一差异使得智界R7在碰撞发生时的缓冲防护更加完善,能够更有效地保护乘员的安全。

除了防撞梁的用料和做工差异之外,两款车在底盘的做工用料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虽然两款车都采用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但智界R7在悬架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更加优秀。智界R7前双叉臂上下A臂均采用虚拟主销解耦式设计,这种设计使得车辆的侧向支撑性更好,操控稳定性更高。而在后五连杆的用料上,智界R7采用了铸铝件,这种材料不仅更加轻量化,而且能够提升底盘的操控性。

此外,智界R7还全系标配了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和空气悬架。这两项配置的加入,使得智界R7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场景路况,实现更优秀的驾乘体验。尤其是在非铺装路面和轻越野场景下,智界R7展现出了出色的脱困能力。这得益于其前虚拟主销双叉臂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构筑的扎实技术根基,以及悬架行程的有效增强。同时,连续阻尼减振器能够根据实时的路面状况和驾驶条件调整减振器的阻尼力,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而空气悬架则能有效提升车辆的避振性能,化解因路面颠簸不平而产生的各种振动与颠簸。

值得一提的是,智界R7还搭载了华为“满血”途灵平台。这一平台的加持,使得智界R7在智能驾驶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得益于华为iDVP智能汽车数字平台的集成应用,包括多模态融合感知系统、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和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的上车,智界R7在复杂路况下能够智能分配动力、精准控制扭矩,轻松脱困。

综上所述,智界R7在底盘拆解硬核对比中展现出了其强大的实力。无论是防撞梁的用料和做工、悬架的设计和材料选择、还是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和空气悬架的加入以及华为“满血”途灵平台的加持,都使得智界R7在安全性、操控性和驾乘体验等方面都优于特斯拉Model Y。同时,智界R7还拥有超大的空间体验和华为智能驾驶黑科技等突出优势,是一款产品实力均衡的“六边形战士”。随着智界R7的规模交付和消费者口碑的进一步扩散,相信会有更多家庭用户选择这款新车。

0 阅读:4

星车坊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