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那个总是一个人吃饭的同事,最近升职加薪了?那个在亲戚聚会时低头玩手机的表哥,悄无声息全款买了房?那个从不参加同学会的老同学,朋友圈里全是滑雪潜水、读书健身的“神仙日常”…… 他们不是孤僻,只是早早看透了人际关系的真相:人越多的地方,是非越多。你掏心掏肺帮同事带奶茶,转头就被吐槽“装好人”;你咬牙给亲戚孩子包红包,人家背后笑你“打肿脸充胖子”;你熬夜陪失恋的闺蜜骂渣男,第二天她复合了,你成了“挑拨离间的恶人”……
所以独来独往的人,早就学会了“屏蔽噪音”:不掺和同事的勾心斗角,下班后直接去健身、学技能,闷声攒下跳槽资本;不回应亲戚的攀比拷问,关起门来研究副业搞钱,三年存出首付;不参与无效社交的酒局,把时间用来考证、旅行、培养爱好,活成朋友圈“高质量人类”……他们不是冷漠,而是懂了一个道理:“真心换真心”是童话,“边界感”才是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就像《百年孤独》里说的:“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
独行侠们早就看透了——与其在别人的剧本里跑龙套,不如把自己活成一部高分电影。最后送一句戳心真相:那些说你“不合群”的人,往往连“群”在哪儿都没搞明白,毕竟牛羊才要抱团,猛兽总是独行。与其在人群里当配角,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