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架波音客机遭拒绝并被退还至美国,预计至2025年间交付予中国航空公司的约50架客机面临不确定性,对此,波音首席执行官深感愤怒,扬言未来将全面暂停向中国提供客机制造服务。
美国总统立即表态支持波音公司,指出“中国应承担违约责任”。
同时马来西亚、印度竞相争取,跃跃欲得被中国拒绝的波音客机。而就在4月17日,中马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决定在航空航天领域加强合作,明确支持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采用中国生产的客机进行航线运营。
波音客机对华交付是否征税,责任由谁承担?
中方航司因拒收所遭受的订金损失归属问题是谁的责任?
马来西亚、印度借机接纳原属中国的飞机交付,实际上暗藏其自身的策略考量。
4月25日,《华尔街日报》披露,在中国拒收三架波音客机之后,美国总统最终表达了不满,提议波音公司应向中国方面就这些未被接受的飞机索赔“违约”。
于4月23日,波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奥特伯格在与媒体的交流中不经意间揭示了一个事实,即中国的航空公司之所以拒绝接收新飞机交付,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当前的“关税状况”。
许多人对此存疑——若波音客机能够直接交付,其先决条件是否意味着中国航空公司已全额支付款项?对于已支付货款的商品,是否还需缴纳后续新增关税,需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商品在进口时需遵循当时适用的关税政策。若之后出台新的关税规定,对于已支付货款且已完成进口手续的商品,其是否需补缴新增关税,取决于新关税政策与商品进口时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国家的法律细则。建议咨询专业税务顾问或相关部门以获取准确指导。
为了明确此次飞机退货事件的责任归属,首先需明晰中方航空公司订购并支付款项的程序。
以下是相应的电路配置图示。
随后,在波音客机进入组装与总装等核心阶段时,航空公司会分期支付相应的进度款项。
在波音客机通过终审、验收与试飞后,航空公司仅需支付剩余30%至40%的款项给波音公司,随后双方签署产权转移文书,完成客机的所有权交接。
审视中国航空公司退回的三架波音737MAX飞机,其中前两架归属厦门航空,而第三架为国航所有,这些飞机均在波音舟山工厂完成组装,正处于最后的产权转移流程中。
据此,上述三架客机的最终款项尚未支付。若中国航空公司意图接收,这些客机将被视为从美国出口至中国的商品,因此,结清尾款时需遵照加征关税的规定执行。
波音首席执行官表示,截至2025年,约有50架商用飞机将由中国的航空公司接收。若贸易战延续,这些飞机将面临显著的关税负担,导致中国航司可能无力接收,从而对相关航空公司构成重大财务损失。
美国方面、波音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实际上在有意规避其应负的实质责任,企图将违约的责任嫁接到中国航空公司身上,却不自知其拒绝接收波音客机的根本原因,实则在于自身。
为了使中国接纳波音客机,除非美国将关税恢复至常规水平,否则我们的关税反制措施将不会停止。
然而,中国方面的举措令波音公司深感困扰,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的航空公司,作为欧洲最大廉价航空公司的瑞安航空亦宣布,鉴于美国对欧洲采取了对等关税措施,瑞安航空可能于8月延迟接收25架波音客机。
此外,中国的吉祥航空公司亦宣布将延期接收预定中的波音客机。
于4月23日,波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面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采访中,向中国航空企业提出了两项警告。其一,若拒收情况持续,波音公司将停止为中国的航空公司制造飞机。
其次,原先计划交付给中国方的飞机,现将被转售予第三方存在需求的购买者。
因此,将波音CEO的此番言论解读为对中国航空公司的巨大损失,并认为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策略,这种观点显得极为短视。
基于额外承担的成本考量,波音客机的平均单机成本大致为1亿美元。截至2025年4月26日,尚有130架波音客机处于待交付状态。若以总尾款的最后40%计算,预期的额外费用总计约为52亿美元。
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中国的关税税率定为125%,由此导致中国航空公司的额外成本上升至约6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73亿元。
将2024年全年纳入考量,中国的进口总额达到约62亿美元,专指自美国购入的飞机零件。这表明,若中国现今决定引进波音客机,未来所需的零件进口将不可避免地面临高额关税的负担。
因此,波音的客机能够接纳吗?确实,这样做会使日常赚取的票务收入难以覆盖成本,更换零件等维护费用更是会大幅亏损。这对于承受运营压力的中国航空公司而言,无疑加剧了财务困境。
其次,当中国航空公司拒绝接收波音飞机时,这并非意味着未来将彻底停止采购,实际上我们并未直接解除订单。此举更多是出于应对不可抗力因素的无奈选择,期待未来关税降低后,我们依然能够继续接收相关飞机。
因此,暂停接收波音客机,并非意味着取消订单,原先支付的定金依然有效。
最终在面对高昂的关税仍决定接收波音客机,此举等同于助长不公,若开启此先例,未来美国若任意加征关税,中国应立即采取反制措施,但此举不应导致中国所有企业都需承担高额关税以接纳美国商品。
对等关税反击、面对高昂关税的波音飞机,中国虽然承受了一定的成本,但此举旨在遏制未来美国可能更为贪婪的关税侵略行为。
面对波音的警告可能转售待交付中国的飞机至第三方国家,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在4月21日迅速作出回应,表示有兴趣购买被中国航空公司拒绝接收的飞机。
随后,印度方面跟进,公开表示有意承接这批飞机订单。
马来西亚、印度此举实属暗中伤害之举,鉴于其已全额采购相关客机,势必面临美国相应的同等关税,这种目光短浅的决策等同于助长了美国的关税压迫,终将导致自身承受苦果的结局。
美国媒体《行业杂志》警示,完成生产的飞机寻找新买家的成本高昂,原因在于各国航空公司订购时配置各异,调整配置需承担巨额改装费用,并可能导致后续合约的紊乱。尤其重要的是,此类变动需获得原始购买方的同意,而波音公司并无权单方面修改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