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玮玮老师因病离世,年仅45岁,从确诊到离世仅7个月。
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不仅摧毁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也让她14岁的儿子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
那么究竟是什么病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就夺走了她的生命呢?
一场无法逆转的赛跑
李玮玮是谁?她是学生口中“爱笑的李老师”,是东南大学本硕博连读的学霸,是发表过几十篇核心论文的学术骨干,也是江苏人才智库的专家。
然而,2023年10月确诊的胰腺癌,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轨迹,胰腺癌素有“癌王”之称,五年存活率连10%都不到!
李玮玮的丈夫为陪护她抗癌,立即暂停公司业务,带着她奔赴上海最好的医院,手术后短暂好转,却在今年3月急转直下。
据她14岁儿子的社交媒体记录,母亲最后一个月“瘦到脱形”,他甚至在4月12日悲观发文:“妈妈可能撑不过月底。”
病床上的李玮玮,颤抖着手填完一张“答题卷”,课程名称一栏,她写下“毕业”,时间定格在4月18日7时40分,11分钟后,45岁的她永远合上双眼。
这张“毕业卷”的照片今天刷屏全网,网友哭崩:“她到死都在教学生如何面对离别……”
告别仪式上,13名高中同学专程从外地赶赴南京,6人委托代送慰问金,其高中老师痛心表示:“她的离世让整个班级陷入沉重。”
翻看李玮玮14岁儿子的微博,每一句话都扎心:“妈妈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止痛针打到失效”“爸爸7个月没去公司,头发全白了”“她走的那天,我想跟着去……”
原本住大房子、开豪车的富裕家庭,被癌症彻底击垮,李玮玮的丈夫倾家荡产找名医,却换不回妻子多活一天,儿子成绩优异,却在妈妈去世后一度想轻生。
网友暖心安慰他向前看,化悲痛为动力,完成妈妈的遗愿,可他总是忍不住触景生情,好在他现在已经想通了,决心“替妈妈好好读书”。
这一家人的遭遇,撕开了绝症家庭最真实的伤口:经济条件优越却难敌病魔,亲情深厚却被迫直面生死离别。
更残酷的是,这样的悲剧不是孤例,就在李玮玮去世同一天,北大42岁副教授陈昊猝然离世,2022年,浙江大学45岁教授赵毅突发心梗去世,去年,中山大学39岁教师张凯肝癌去世,临终前还在改论文......
这些早逝的教师,多处于事业黄金期,却因长期高压工作、忽视健康检查而付出惨痛代价。
南京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指出,高校教师普遍存在“三高”问题,高强度科研、高负荷教学、高心理压力。
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教师亚健康比例超70%,而癌症早筛率不到30%,有学生爆料:“李老师确诊前两年就说胃疼,但总说‘等忙完课题再去查’。”
结语
李玮玮的悲剧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年知识分子的集体困境:在“拼命”与“保命”之间,他们往往别无选择。
李玮玮的“毕业”答卷充满隐喻,社会评价体系始终以透支生命为代价,那么每个人终将在“内卷”中提前“毕业”,生命没有“补考”,健康才是人生最该修满的学分。
信源:
环球网2025—04—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讲师李玮玮逝世,终年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