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批复了广西国土规划:

将在区内高标准建设一座都市圈,两座自治区副中心城市,从而形成“一主两副”的发展新格局。

在新版规划指导下,广西将实现快速发展,建成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

那么这次被选中的城市都有哪些?广西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新机遇?

广西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端,是唯一沿海、沿边、沿江的省份(自治区);

陆上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越南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通衢东南亚”。

广西总面积为23.76万平方公里,有近一半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呈盆地状,山地丘陵地形占比达76.6%,水系在中部汇聚后往东注入南海;

2023年广西水果产量达3389万,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

虽然广西区位优势明显、水热条件优越,但经济发展比较一般;

2024年广西GDP为28649.4亿,是沿海发展最差的省份之一。

2023年全区常住人口5027万,人口净流出721万,接近一个玉林户籍人口,

而大部分是到隔壁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发展。

广西首府是南宁,位于广西中部偏南,总面积为2.21万平方公里。

2024年,南宁GDP为5995亿,常住人口894万(2023年)。

相对于广西整体来说,这两个数字占比并不高。
因此,广西发展第一要务是实施“强首府”战略,让首府南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为此,广西以首府为核心城市,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

范围包括南宁全域,以及1小时通勤圈内的城市:钦州、防城港、崇左;相当于是把半个北部湾经济区(广西)划了进去。


国家对南宁也比较重视,让南宁做“华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发挥“面向东盟开放门户等功能。

广西作为华南地区的沿海省份,最好的发展方向是广东和沿海;

但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这两个发展方向没搞好,没能形成一个实力较强的“新兴”城市。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国际旅游名城;
总面积为2.7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5万(2023年)。

桂林地处湘桂和贵广两大高铁通道交汇处,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桂林地貌以喀斯特为主,尤以漓江两岸的峰林、峰丛堪称世界之绝,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以前做过广西省会,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024年桂林GDP为2517亿,是广西第三经济强市。

因此鉴于桂林的影响力,广西扶持其做自治区副中心城市;
打造为国际旅游胜地和世界级旅游城市。顺便带动一下隔壁贺州的文旅发展。

柳州位于广西中北部,地表水质全国第一;

总面积为1.8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5万(2023年)。
柳州地处湘桂、黔桂、焦柳、柳广等铁路交汇处,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凭借交通优势,柳州发展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约占广西六分之一,

诞生了柳钢、柳工、五菱、螺蛳粉等全国知名品牌。
2024年柳州GDP为2950亿,是广西第二经济强市。

因此鉴于柳州的实力,广西扶持其做自治区副中心城市;

打造为全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顺便带动一下隔壁来宾、河池两市的发展。

虽然北钦防沿海三市实力不如桂柳两市,但绝对是广西最有发展前景的地区之一。

沿海三市加起来,面积有204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627万(2023年);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GDP已达4934亿(2024年),相当于再造一个南宁。

广西以前发展慢就是吃了不重视沿海的亏,所以这次广西重点打造北钦防一体化发展;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培育全区新增长极,扶持北海为大城市。

其他城市虽然不是广西发展重点,但也得到不错的发展机会。

玉林虽然是北部湾经济区成员,但不是沿海城市;为了发展向海经济,

玉林与北海合作建设海港码头,打通玉林乃至桂东南地区出海通道,

定位是“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

崇左是北部湾经济区成员,定位是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现代化南疆国门城市。

梧州、贵港、来宾分别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核心港口城市、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

百色是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河池是生态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试验区;

贺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色后花园。

广西的发展核心是打造“强首府”战略,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

在东北部布局桂林、柳州两大副中心城市;

在沿海谋划北钦防一体化,打造全区新增长极;剩下的城市进行区域协同发展。

总的来说,是一个比较全面均衡的规划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