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年,刘秀称帝,是为汉光武帝;国号为“汉”。为了区分两个汉朝,一般将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朝称为西汉,刘秀建立的汉朝称为东汉;这种称呼其实是按照位置来划分的。刘邦在长安定都,京城在西边,所以称为西汉;刘秀在洛阳定都,京城在东边,所以称为东汉。既然两个政权都不搭边,为何汉光武帝刘秀还要以前朝的“汉”作为国号?有何考虑?
汉光武帝刘秀是西汉长沙王刘发之后,而刘发又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由于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意见,实行“推恩令”的国策,不断降封;到了其父刘钦的这一代,就只能出任县令这样的芝麻小官。说到底,刘秀一家都还是汉臣;应怀有感恩之心。
即便自己将整个天下收入囊中,也不能忘掉汉朝的恩惠。再加上自己是景帝这一脉,更不能做有损祖宗的事情。如果随意更改国号,势必将自己推入不仁不义的境地;虽然自己是开国之君,但也不能随性而为。
其二,拉拢人心王莽建立的新朝为何最终会失败?没有得到民心,说明人心还在汉朝这边;刘秀怕自己步入王莽后尘,便不能轻易改国号,否则一定会失去民心,吃力不讨好。为了拉拢更多的老百姓,汉光武帝刘秀只能妥协;通过“汉”的国号可以换取更多的民心所向,求之不得。
以“汉”为国号,对于汉光武帝刘秀而言,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无奈;由于东汉也叫汉朝,因此耀眼的光芒都被西汉抢走了,导致东汉的知名度在历史上不高。但仔细品读历史,东汉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有明君,也开创过盛世;如光武中兴、明章之治等等。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