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人习惯用双手完成日常琐事时,无臂女孩小雅(化名)用一段真实的视频,撕开了残障群体被忽视的生存细节——她以嘴代手更换卫生巾的全过程,让无数网友泪目,更激发了一名美术生的设计灵感。
用牙齿撕开的尊严 视频中,小雅跪坐在卫生间地板上,俯身用牙齿咬住卫生巾包装边缘,反复调整角度才能撕开。随后,她需将卫生巾精准贴合内裤,仅靠下巴和肩膀协作完成固定,整个过程耗时近10分钟。"如果包装有易撕口或磁吸设计,我能省下一半时间。"她喘着气笑道,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并非小雅第一次面对此类困境。她坦言:"月经期是最焦虑的时候,外出前必须提前两小时准备,甚至因此拒绝社交。"
而这样的故事,在全球约3000万上肢残障女性中并非个例。被忽略的刚需市场 中央美院学生林悦(化名)在看到视频后,立即联系小雅展开合作。她们发现,现有卫生用品设计存在三大痛点: 包装过度依赖手指操作(如锯齿边缘、双面胶封口) 粘贴面无法二次调整,容错率极低 外出携带时难以单手取用 "我们测试了磁吸搭扣、波浪形易撕口甚至语音指导包装,但最需要的其实是'包容性设计思维'。
"林悦强调。目前她们的 prototype 已进入3D打印测试阶段,并获得某慈善基金会20万元研发资助。 超越卫生巾的系统性困境 残障权益倡导者@无障碍联盟 指出:上肢残障女性面临的是连锁反应—— 更衣室缺乏辅助固定装置 公共卫生间少有膝控冲水系统 甚至内衣都需定制前开合款式 "当社会把'正常'定义为有双手能完成动作时,就意味着把残障人士排除在标准之外。"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我国仅12%的日用品企业设有包容性设计部门。小雅的视频结尾,她对着镜头整理好凌乱的头发:"别只用同情眼光看我们,我们需要的是能自立的工具。"这条播放量超800万的视频下方,已有3家卫生用品企业留言寻求合作。或许,真正的进步正始于这样笨拙却勇敢的"演示"。 (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