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辍学穷小子逆袭成玻璃大王,狂捐160亿!

语蓉看娱乐 2025-04-11 03:21:04

今天唠唠曹德旺这传奇得不能再传奇的一生。你们能想象一个连初中都没读完的穷小子,最后成为了全球都知名的“玻璃大王”,还狂捐上百亿吗?这剧情,比电视剧都刺激!

一穷二白的苦日子,他怎么熬过来的?

曹德旺1946年出生在上海,本也是个家境不错的孩子,可后来家道中落,一家人回到福建福清。14岁,别的孩子还在学校读书呢,他就不得不辍学了。那时候的他,为了糊口,啥苦活累活都干过。卖香烟,大冷天的在街头一站就是一天,冻得手脚冰凉,就盼着能多卖出去几包;卖水果的时候,天不亮就得去进货,再推着个小车大街小巷地叫卖,挣那几分几毛的差价。拉板车更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一趟活儿下来,浑身像散了架一样。修自行车的时候,手上满是油污,有时候忙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钱。可就这些苦日子,他愣是咬着牙挺过来了,换做是你,能扛得住吗?

抓住机会,开启逆袭第一步

1976年,曹德旺进了福清市高山镇异型玻璃厂当采购员,这可是他人生的一个小转折点。那时候的玻璃厂效益不咋地,半死不活的。1983年,曹德旺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承包了这个快倒闭的小厂。他一接手,就开始搞改革,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以前大家干活都懒洋洋的,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不一样了,干得多拿得多,工人们一下子就有了干劲儿。就这一个小改变,当年工厂就实现盈利了,这曹德旺的脑子可太好使了,这一招直接把厂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押宝汽车玻璃,打破进口垄断

1985年,曹德旺又干了一件让人惊掉下巴的事儿,他把工厂主业转向汽车玻璃。那时候,中国的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一块玻璃贵得离谱。曹德旺就想,咱自己为啥不能造?说干就干,他四处找技术、找人才,投入大量资金搞研发。这过程可太难了,技术难题一个接一个,资金也时常紧张。但曹德旺没有放弃,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终于成功生产出了中国自己的汽车玻璃。这一下,直接打破了进口的垄断,价格也降了下来。以前进口一块玻璃可能要几千块,现在福耀的玻璃几百块就能买到,这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可是个大好事儿。

福耀上市,走向全球

1987年,曹德旺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之后福耀就像开了挂一样,发展得越来越快。1993年,福耀集团在A股上市,成为福建省最早上市的民营企业。这就好比一个小树苗,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上市后的福耀没有停下脚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在多个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和商务机构,和那些国际知名的汽车厂家合作,像奔驰、宝马、丰田这些大品牌,用的都是福耀的玻璃。福耀玻璃的产量和销量逐年攀升,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了,曹德旺也真正成为了“玻璃大王”。

百亿捐款,这格局没谁了

曹德旺可不光会赚钱,还特别有爱心。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开始,到现在累计捐了超160亿。2011年,他捐出3亿股福耀股票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这得是多大的一笔钱啊,很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2021年,他又打算拿出100亿创办“福耀科技大学”,就为了培养高端制造人才。别人赚钱是往自己兜里装,他赚钱是想着怎么回馈社会,这格局,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曹德旺的故事,真的让人感触特别深。一个人从那么苦的日子走过来,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一步成为商业大佬,还不忘做慈善回报社会,这真的太励志了。我们在生活中,谁还没遇到过点困难啊,看看曹德旺,那些苦日子都没把他打倒,我们遇到点小挫折算啥呢?而且他这种有了钱就想着回馈社会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咱们虽然可能没他那么多钱,但也可以从小事做起,多帮助别人。希望大家都能从曹德旺的故事里得到启发,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精彩,说不定哪天我们也能像他一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奇呢!

0 阅读:0

语蓉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