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代人的生活,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不是电视剧里的锦衣玉食,就是教科书上的“民不聊生”。其实,真实的历史没那么极端,古人的日子有苦有乐,甚至有些地方比现代人还会享受。
今天,咱们就聊聊唐朝、宋朝、清朝三个朝代里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看看他们吃什么、穿什么、怎么赚钱、怎么消遣、怎么应付日常中的各种问题,说不定还能从古人身上学点生活智慧。
唐朝人真的只吃两顿饭?
现代人一天三顿饭是雷打不动的习惯,可唐朝人偏偏就吃两顿。
这可不是因为他们穷得揭不开锅,纯粹是生活习惯问题。他们把上午那顿叫"朝食",一般在辰时(早上7-9点)吃;下午那顿叫"晡食",在申时(下午3-5点)吃。中间要是饿了怎么办?简单!街边小摊随时能买到热乎乎的胡饼,或者来几个蒸饼垫垫肚子。
说到唐朝的饮食,那可真叫一个丰富多彩。有钱人家能吃上从西域传来的胡椒,配上鲜嫩的羊肉,再来杯葡萄酒,那叫一个美!普通老百姓虽然吃不起这些稀罕物,但小米粥、面食管够。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当时的长安城里已经有了"外卖"的雏形。一些大酒楼会给熟客送餐上门,不过这可是达官贵人才能享受的待遇,普通老百姓可没这个福气。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唐朝人喝茶的方式。咱们现在喝茶讲究清饮,可唐朝人偏要在茶里加料!葱、姜、花椒都是基本操作,更夸张的还会放橘皮、薄荷,甚至桂皮。这味道,想想都觉得酸爽。直到茶圣陆羽写了《茶经》,提倡清饮,这种"黑暗料理"式的喝茶方法才慢慢被淘汰。
宋朝流行外卖?
如果说唐朝人活得豪迈大气,那宋朝人就是活得精致讲究。宋朝的商品经济特别发达,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可能是中国封建社会里最高的。
先说吃饭这事。宋朝人早就实现了"外卖自由"。《东京梦华录》里写得清清楚楚,汴京城里的饭馆可以"逐时施行索唤",意思就是随时点菜随时送。
专门跑腿送餐的叫"闲汉",跟现在的外卖小哥没啥两样。夜市就更热闹了,夏天有冰镇的绿豆汤,冬天有热腾腾的羊肉火锅,通宵营业,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清朝人工资低得活不下去?
看清朝电视剧,总觉得老百姓个个穷得叮当响。其实啊,清朝前期的老百姓日子过得还行,问题出在那个奇葩的工资制度上。
举个例子,一个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只有45两银子。这点钱别说养家了,连自己吃饭都成问题。不过朝廷也明白这点,所以就默许官员收"火耗"(征税时多收的损耗费)。这么一来,实际收入能翻几十倍。普通工匠一个月能赚2两银子左右,按当时的物价能买100多斤大米,养活一家老小勉强够用。
可是到了晚清,那日子就真叫一个苦了。鸦片战争后物价飞涨,咸丰年间一两银子只能买30斤米。老百姓没办法,只能到处打零工补贴家用。最惨的是北京的旗人,本来靠着朝廷发的钱粮过日子,后来穷得连祖传的盔甲都拿去当铺换钱了。
古人没空调怎么过夏天?
现代人离了空调简直活不下去,那古人是怎么过夏天的呢?他们的办法可多了去了!
唐朝的有钱人住"凉屋",靠水车把冷水送到屋顶,让水顺着屋檐流下来降温,效果不比空调差多少。
宋朝人发明了"冰鉴",就是把冰块放在特制的箱子里,用来冰镇水果和酒水。
清朝皇宫里有专门的冰窖,冬天存冰夏天用。据说慈禧太后特别怕热,一天能用掉上百斤冰。
普通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土办法:穿吸汗透气的麻布衣服,睡凉丝丝的竹席,喝消暑的绿豆汤。宋朝街头还有卖"香饮子"的,两文钱一碗,跟现在的凉茶差不多,既解渴又便宜。
古代女人怎么打扮?
爱美之心自古有之,古代女人化妆可比咱们想象的要讲究得多。
唐朝女人最爱浓妆艳抹,脸上要涂铅粉(虽然有毒但为了白也顾不上了)、抹胭脂、画黛眉,还要在额头贴花钿。
宋朝的审美就清淡多了,流行"薄妆",连皇后都"不施朱粉",追求自然美。
清朝的满族妇女梳"两把头"发型,看着是漂亮,可那个重量啊,天天顶着等于在做颈椎负重训练。
古人买房也难吗?
说到买房难这个问题,古今一个样。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安当校书郎时,工资只够在郊区租个破房子,还写诗自嘲:"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住房问题在宋朝也很特别。那时候商品经济发达,很多人选择租房住,连当官的都不一定买房。大文豪苏轼在京城当官时就一直租房住,还写过诗吐槽房价高:"京师居,大不易。"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跟现在北漂们的抱怨简直一模一样!
宋朝的苏轼更惨,在京城当了二十年官,愣是没买上房,一直租房住。
清朝北京的房价高得离谱,一间普通四合院要几百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县令十年的工资。所以啊,电视剧里动不动就是大宅院,那都是骗人的。普通老百姓要么租房,要么几代人挤在一起住。"四合院都是豪宅"这种印象,纯粹是现代人的想象。
古人怎么消遣?
别以为古人天一黑就睡觉,他们的娱乐活动丰富着呢!
唐朝人最爱打马球,看胡姬跳胡旋舞。像李白这样的文艺青年,整天喝酒写诗就是最大的娱乐。
宋朝人喜欢去瓦舍(相当于现在的娱乐中心)听评书,《水浒传》里宋江听的"说三分"就是说三国故事。
清朝人玩得更野,茶馆里能听戏、斗蛐蛐,有钱人家还养私人戏班子,想听什么戏就唱什么戏。
结语
看完这些,你会发现古人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要么穷困潦倒,要么奢靡无度。他们和现在的我们一样,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也会为物价发愁,也会享受生活。
唐朝人敢尝鲜,宋朝人会享受,清朝人在时代变革中挣扎求存。要说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生活节奏了。宋朝的夜市能开到三更天,但大多数农民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咱们现在天天喊忙,可要真穿越回去,估计半天都受不了没有手机的日子。
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越来越好",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活法。了解这些,或许能让我们对现在的生活多一分珍惜,少一分抱怨。毕竟啊,古人连外卖都要等上好半天,咱们动动手指就能吃到热乎的,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