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4月26日,中国国民党在台北发起了25万人参与的大集会。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痛批民进党,历数民进党的罪行。
马英九也现身对赖清德当局的行为,进行批评, 此外,他还送给赖清德4个字。

大罢免
之所以会有这场25万人参与的大集会,是因为民进党当局连月来的高压手段和政治操作。
赖清德政府以"大罢免"为名,打压在野党,滥用司法力量整肃异己,激起了蓝营、白营乃至广大中立民众的极大不满。
尤其是在立法机构面临动荡、反对派人士频频遭到约谈和调查的背景下,蓝白两党一改过去的分歧,空前地站到了一起,汇聚成反对赖清德独裁统治的强大合力。
在这场浩大的集会中,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站上讲台,言辞犀利地批评民进党已经彻底背离了民主法治的基本原则。

他直指赖清德不仅在岛内推行绿色恐怖,对内清算异己,对外则极尽谄媚美国,牺牲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
他在发言中正式宣布,国民党将于5月20日,也就是赖清德就职满一周年之际,发起罢免行动,号召全民共同反抗独裁。
朱立伦的表态,给岛内民众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也使得这场抗议行动的政治分量陡然上升。而与朱立伦并肩而立的,还有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
曾使两岸关系长期保持和平的马英九,这一次没有选择沉默。
他拿出自己任期内的政绩作比较,列举了两岸签署的23项合作协议、大陆游客年超400万人次、台商因ECFA政策获得的巨大关税减免等实例,用事实驳斥了民进党关于"交流伤害台湾"的谎言。
马英九并未大声疾呼,却以沉稳的话语送给赖清德四个字——"好自为之"。
这既是对赖清德执政路线的否定,也是对台湾未来的沉重警告。

岛内民众听得明白,过去的和平发展带来了繁荣,现在的对抗与冒进则只会把台湾推向危险的边缘。
然而,面对25万人齐声怒吼,赖清德并没有选择反思或妥协。
他在事后的回应中不仅避开了岛内民众对民生、民主和和平的真实诉求,反而故技重施,将矛头指向大陆,妄图用"抗中保台"的老套路来掩盖施政失败。
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不仅没有平息怒火,反而更加激怒了岛内社会。
最新民调数据显示,赖清德的支持率已出现"死亡交叉"现象。
满意度从上月的55.6%骤降至47.1%,不满意度则飙升至47.3%。

民意如天
这是他上任以来首次出现不满意超过满意的局面,反映出岛内民众对其执政手法的普遍反感。
更为微妙的是,民进党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一些大佬罕见地未公开挺赖,显示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与不安。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集会不仅是对赖清德个人施政风格的不满,更是对民进党整体统治方式的一次集中反弹。
民众对"绿色恐怖"、对政治清算、对台独冒进路线的反感,远远超出以往。
而另一方面,蓝白阵营通过这次大集会,展现出了新的凝聚力和动员能力,为后续可能发动的政治攻势奠定了基础。

与岛内局势同步变化的,还有两岸关系的现实压力。
就在凯道集会爆发的同时,解放军在台岛周边展开了大规模联合演训,歼-16、空警-500等多型军机频繁越过所谓"中线",与海上舰艇共同施压。
这样的态势,已成为常态化军事存在,给民进党当局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心理负担。
可以说,赖清德推行对抗路线,不仅在岛内引发巨大反弹,在外部也遭遇了越来越强烈的战略回击。
赖清德上任以来,一方面对内打压异己,破坏司法独立,一方面对外毫无底线地向美国倾斜,牺牲台湾自身利益来换取虚幻的支持。
他将台积电这样的核心产业拱手送出,又在美方推行高额关税时选择沉默,甘愿承担巨额逆差。
这种一味讨好外部势力的做法,早已引发岛内各阶层的警觉与不满。
而民众真正关心的经济民生问题,却在赖清德激进操作下每况愈下。

就业机会减少,物价持续上涨,社会焦虑加剧,这一切让越来越多台湾民众认识到,仅靠意识形态操作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和平与发展才是台湾真正需要的道路。
因此,这场25万人集结的抗议不仅是对一个政客的抗议,更是对一个错误方向的全盘否定。无论民进党如何试图操纵舆论、打压反对声音,历史潮流已不可逆转。
台湾社会正在觉醒,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岸和平统一才是避免动荡、实现安定繁荣的唯一出路。
赖清德可以继续顽抗,民进党可以继续操弄选举,但民心的方向已经清晰无比。顺应历史者才能赢得未来,逆流而动者注定被淘汰。
当25万人的怒吼响彻台北,也就意味着一个时代即将翻篇,一个新的局面正在到来。
赖清德"好自为之"的忠告,不仅是马英九的沉重叮咛,更是整个台湾社会给民进党最后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