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辅助驾驶
近年,已有数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引发人们对于辅助驾驶系统的讨论,这些事故有着相似的原因,即驾驶员过分信任辅助驾驶系统,但是系统并非万能,它甚至还无法规避一些人类驾驶员能够轻松规避的风险。
车企过度宣传自然是“过分信任”的诱因。有汽车安全领域专家愤慨地告诉我们,有厂商在宣传辅助驾驶系统时宣称已经达到L3级,只是目前法律法规不允许,不然“该睡个觉就睡个觉”。“这简直是胡闹,即使达到L3级,驾驶员依然需要在系统发生请求时及时接管,怎么可能睡觉?”因此每次事故发生后,人们都会呼吁规范车企的宣传话术。
除去过度宣传的因素,人们越来越发现,这种“过分信任”是人性所致。如果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那么辅助驾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似乎违反人性。
其实关于如何实现自动驾驶,一直有两条技术路径。以Waymo为代表的公司寻求“一步到位”,认为产品只有达到L4级,即几乎不需要人接管的程度,才能交付市场。
但是现实中,以特斯拉等车企为代表的“沿途下蛋”技术路径已经占据主流。他们希望推动辅助驾驶逐步迭代,最终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正是这种技术路径部分导致了当下的困境。
如何解决这种“过分信任”?虽然车企或许无须为此承担法律责任,但不代表企业与监管者可以无所作为,只是一味呼吁驾驶员自律。此次小米汽车事故发生后,人们对于系统究竟应该留给驾驶员多长时间接管的讨论,便指向车企与监管者的责任。
最近,欧洲新车安全评价协会(NCAP)更新评价体系,如果车辆想获得五星评价,需要喇叭、雨刷、转向灯、危险警示灯、SOS呼叫等五项功能使用实体按键或开关。NCAP做出如此改变的原因是发现越来越多的事故因为人们分心而发生,而触摸屏、显示器以及其他辅助驾驶功能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达5到40秒。这是因为,触摸屏没有触觉反馈,驾驶员需要花更多时间盯住屏幕。
可见,每个细节都影响车辆安全。但,我们现在对安全做到如此精细的考量了吗?毕竟,法律层面免责不意味着辅助驾驶技术可以“蒙眼狂奔”。
作者:陈惟杉
编辑:黄卫
新能源车是国家大力发展提倡的新型交通工具,科技含量高,性能优越,按照专家的话,已经把油车甩了好几条街!人们开着这么好的车,困了就睡一觉 ,手艺不行的,就让智能代劳,怎么是胡闹呢?是谁在胡闹呢?没有这个功能,就不要胡扯!达不到标准,国家不要批准生产销售啊!
原来媒体也认为雷总应该为三女生那车祸负责啊!怪雷总吹小米智驾误导三女生!!![笑着哭]
现在的智驾系统根本不能应对临时改道这种突发情况,遇到了就出事故了。智架只能在有固定的路线固定的路线都做好了没有突发情况才可以,比如铁轨![捂脸哭]
尊借,断代领先,宇宙第一
华为汽车——不负责任的吹牛
不怪驾驶员其实买车的时候销售绝对是把智驾吹上天了!
如果不是国家照顾华为,大嘴估计早就被互联网拉黑了
遥遥领先远远超越是最大的诱因
主要是某些车企过度的模糊辅助驾驶与智能驾驶的边界
萝卜快跑属于L几的?
胡闹的情有可原,关键是允许他们胡闹的人罪可就大了。
谁让你开车睡觉的?谁让你开车忙工作玩手机的?谁在大量投放无人驾驶的危险驾驶视频?答案不就呼之欲出了么[捂脸哭]
军儿
敢说L2.几的都是虚假宣传和诈骗,应依法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