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重拳整治鬼火改装车,源头治理初见成效,下一步将严查非法上路行为

小蒙讲车 2025-04-18 11:29:14

话说,电动车“零百加速”都飙到2秒级了,这速度堪比超跑,可你敢开着它上路狂飙吗?不怕一不小心就成了“鬼火”少年,上演“速度与激情”变“速度与坟墓”的悲剧?

2023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某品牌推出的“超跑版”电动车,靠着2秒多的“零百加速”狠狠地秀了一把肌肉。可这肌肉秀的,也让不少人捏了一把汗。加速是快了,可安全配置跟得上吗?别到时候马力过剩,安全不足,那可就尴尬了。你品,你细品,这事儿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说白了,这就像给自行车装了个火箭发动机,速度是上去了,可刹车、操控啥的都跟不上,那还不得分分钟翻车?

再看看2024年1月发生在深圳的这起交通事故:一辆经过非法改装的电动车,在限速60km/h的城市道路上,愣是飙到了120km/h以上,结果撞上一辆正常行驶的出租车,把司机撞成了重伤。事后调查发现,这辆车不仅解除了速度限制,驾驶员还有多次超速违章记录。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鬼火”少年啊!

这事儿一出,舆论立马炸开了锅。大家纷纷指责这些“鬼火”少年拿生命当儿戏,也质疑相关部门对非法改装车辆的监管力度不够。

光靠谴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看看人家欧盟是怎么做的。早在2022年,欧盟就推出了GSR法规,强制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智能速度辅助系统(ISA)。这套系统就像个“电子警察”,通过GPS和摄像头实时监测道路限速,一旦发现车辆超速,就会发出警告,严重的甚至会直接限制车速。这招儿,确实能有效降低超速行驶带来的安全风险。

那么,咱们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呢?

工信部在2025年7月1日正式实施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个标准可以说是史上最严了,对电池的热扩散、报警信号和新增测试项目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这无疑给电动车的安全性能上了一道“保险”。

除了工信部的新标准,咱们还得说说华为。华为鸿蒙智行的全向AEB技术,那可不是盖的,已经避免了170余万次潜在的碰撞事故。更牛的是,华为的电池封装技术标准,直接把国标甩开了几条街,提升到了国标的5-12倍,至今保持着零自燃的记录。这技术实力,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也有一些车企为了抢占市场,偷偷摸摸地缩短测试周期,甚至逃避责任。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拿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光靠这些还不够。自动驾驶技术这玩意儿,在某些情况下还是不太靠谱。比如,2023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就对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这套系统在特定情况下存在误判和延迟响应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

咱们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也得时刻保持警惕,不能盲目迷信。

更牛的是,2021年,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直接判决,汽车制造商如果因为车辆设计缺陷导致事故,那就必须承担责任。这个判决,简直就是给那些偷工减料的车企敲响了警钟!

2024年6月,北京发布《北京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准备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更严格的管理,包括限制最高时速、电机功率、电池容量,强制安装限速装置,甚至对驾驶员的年龄和驾驶资格也提出了要求。

要真正遏制“鬼火”现象,光靠堵是堵不住的,还得靠疏,还得靠建立一个全链条的责任体系,让所有参与者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工信部还应该更进一步,强制要求车企在推出高性能电动车的必须保证安全配置能够跟得上。还要升级智能驾驶技术的强制准入标准,让那些不靠谱的自动驾驶系统滚蛋。

对于那些“鬼火”少年,必须严惩不贷,让他们知道超速驾驶的后果有多严重。对于那些偷工减料的车企,必须建立终身追责制度,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要真正解决电动车安全问题,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共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我想说一句: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别为了追求速度,把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了。这世上,啥都没有命重要!

0 阅读:13

小蒙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