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雪中悍刀行》就惊为神作,一句“小二上酒”揭开了春秋离阳的庙堂和江湖。特别是在雍州雨夜,李淳罡一指仙人跪,洞穿符将红甲后。整个江湖风流开始如暴雨般噼里啪啦地打在心头上,看的意气风发,看的挥斥方遒。当读到一声“剑来”大雪坪漫天飞剑时,久久难以平静。何其壮哉,恨不得浮一大白绿蚁大声叫好:“技术活儿,该赏。”
然而,如果能够一气呵成地读下去,《雪中悍刀行》会在所看过的网文中排到第一。但是书看得越来越吃力,到后来开始厌烦,最后不得不放弃一段时间。其实很想看,也很爱看,可一旦拿出来再去读的时候,又看不下去了。于是这本书在我放弃、拾起不断交错中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读完。
《雪中悍刀行》现在的局面和当初《诛仙》一模一样。作为网络三大奇书之一的《诛仙》,刚一问世,就掀起了仙侠狂潮,无数人爱不释手地读,为了张小凡纠结,为了碧瑶哀伤。在当时《诛仙》就是NO1,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然而过了多年,现在有一部分人依然认为《诛仙》是经典之作,也有一部分人不屑地说“不过是一部言情小说罢了”。
《雪中悍刀行》同样刚上线的时候,被抬得老高老高了,甚至都可以和金庸武侠做对比了,于是这本带有江湖气息的网文被很多书迷称之为排名第一的神作。可是到了如今,《雪中悍刀行》被拉下神坛,甚至被踩进了茅坑。无他,吹一下雪中会觉得自己格调很高,黑一下雪中会觉得自己看得透彻。
甚至还有人为了贬低《雪中悍刀行》专门写了这样的文章《雪中和红楼相比,你不配》、《谁给的勇气,雪中还敢碰瓷金庸武侠?》。这种纯粹博眼球的文章毫无意义,《雪中悍刀行》就是一部网文,《红楼梦》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上下五千年所有的小说,有哪一部能和《红楼梦》相碰。网文的局限性在那里,每天更新六七千字,脑子都懵了,怎么可能有多么高的格调。甚至都会逻辑混乱。漏洞百出。网文写得再怎么好,也不能和传统文学作比较,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但是在网文里,《雪中悍刀行》虽然毁誉参半,但它无可厚非的是一部神作。至少它没有那么白,至少它有着作者的思想,有想说的东西在里面。“一声令下,十万北境大军前来……”、“战神回归,看到女儿竟然住在这……”和这样的网文比较,不就好看多了。
网文二十年,不过是几位大神开创出新的题材,然后一群写手跟风。所以就算网文如雨后春笋般,蹭蹭地冒出来,其实能看的小说也就几位大神的两三部。后来天蚕土豆《斗破苍穹》一举封神,所有的小说成了套路文。总而言之,没得看。
《雪中悍刀行》有明确的立意,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徐凤年三次走江湖,一次是在底层泥泞中摸爬滚打,一次是在顶峰上激扬文字,一次是在半山腰苦苦挣扎。前两次身边跟着剑九黄、跟着李淳罡,背后还有三十万把北凉刀。而第三次单身入北莽,知道了这个江湖一不小心人就没了。当徐凤年世袭罔替成为北凉王,他还是一个江湖人。和徐骁一样,他懒得下棋,不喜欢和高坐庙堂的蝇营狗苟斗智,他擅长匹夫一怒,就掀棋盘。他一直权衡着忠孝仁义,怎么做才能心安。
当然《雪中悍刀行》最大的弊端就是骨子里的文青范儿,很多读者对此颇为不齿,一部网文老老实实接地气,看个痛快就行了,搞得那么有附庸风雅干什么。一直很喜欢大总管的笔风,就像一个浪荡天涯的浊世公子,一壶酒饮得愁肠泪。烽火戏诸侯非常擅长铺垫,人物情节铺垫,起势水到渠成,可是一旦到了高潮就不会收势。于是他总会在故事情节发展到极其过瘾的时候,突然写到了其他线索的事物上去。这让读者非常难受,如果是追读的书迷估计要掀桌子。
当然《雪中悍刀行》也有最大的亮点,群星荟萃,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江湖,每一个江湖都能写出一部雪中。高人像高人,名士像名士,无赖像无赖,他能将每一个小人物都呈现得淋漓尽致。可也就是人物线太多,导致了整部小说很是松散,没有那么严谨。
很喜欢雪中,喜欢青山仗剑踏潮头,喜欢单枪匹马入漠北,喜欢一拳击水三千丈,喜欢一剑能挡百万师,但最后还是喜欢如果不能念头通达,就让自己问心无愧。徐骁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谁的儿子不能死,也没有谁的儿子就该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不能吃亏,也没有谁就该吃亏。”这就是我喜欢的雪中,有着风流写意,有着辛酸挣扎。壮哉,敬雪中。
再低评分再垃圾的书我都能看几段,诛仙神墓这两本,两章都看不下去。
第一集都没看完,就被劝退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文笔第一,故事也就一般,还是喜欢爽文
神作算不上,只能说总管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很用心。但是正因为太多的人物,又不想放弃,在叙事会有点乱。反正我是分三次才看完的,一次性看完会觉得很累。
说一句,雪中你可能得看个三四遍才能看懂
还我青鸟🐦🐦🐦🐦,杀了第五駱青鸟就不见了[哭哭][哭哭]
哪有什么北凉王徐凤年,只不过是一落魄世子游历时,饥寒交迫待死之时黄粱一梦罢了
人物刻画真的到了极致。
本质上是打怪升级刷副本的成长型网络爽文。
我知道你,你就在哪里,可我不想去碰了,但是还很喜欢你!妈的,我对雪中悍刀行就是这么矛盾
徐凤年世袭北凉王之前都不怎么好看,后面棋盘乱了可以封神
不喜欢看徐凤年,更喜欢郁鸾刀,谢西垂这些人物。
这玩意没看的必要,和心中的悍刀完全不搭边。
标题[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还行吧,比现在同期在更的好些[呲牙笑]
小白文像嚼甘蔗,开头很甜,越嚼越淡,最后无味还扎嘴,总管老猫这类文像酒,第一口很苦,酸,辣,呛,劝退一堆小白文爱好者,只有续杯慢饮才能品出精华,品出醇味,那就很醉人了,大善[鼓掌]
我承认我看不下去[笑着哭]
人物多?少看那些三两个人一串省略号的爽文
本来很期待的,看到这么多吐槽的就没点开[笑着哭][笑着哭]
张巨鹿,这段真的看哭了,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啊
大姐掏徐凤年的裤裆[笑着哭][笑着哭]太刺激了。
书不咋地 剧不错
小说三要素人物描写占第一,雪中的人物刻画很成功。不要去跟小白爽文比,好好体会书中细微描写,看不懂的去听听。简简单单的一个老许就吸了多少粉。
节奏是很慢,剧情比较拖沓。
有什么看不下去的,天天说这话有意思么,这部剧比那么多剧都好看好吧
凭心而论,还是剑来好看。
对
开局直升99身边跟着满级神宠。扮猪吃老虎,看不了这文
看不下去就看书[笑着哭]
极力推荐贼眉鼠眼的《贞观大闲人》,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句话说出了我的心声啊,我就是因为这书太涩了,就看了开头一段就看不下去了[笑着哭]
一开干,立马写到其他地方去,这是最让人受不了的。
缝合怪,半文言文,和作者感觉差不多,读着感觉挺不一样的,但是愣是看不到多久就觉得遭不住了,没有小白文那种能一直不睡看到完的感觉
我觉得,他450万字的小说,其实可以腰斩250万字,用笔更凝炼一点,这样看起来故事会更过瘾
富二代环游记
府中那么多漂亮暖床丫鬟,可惜了
境界到了就一剑的事 怎么还得用几百字来描写啊 “剑来” “开门” “去吧” 字越少事越大
布局和细节都很赞,也正因为如此结尾显得逊了一些。
挺好看的
书里面情节确实跳来跳去,逻辑调理不清楚,搞得人火大
我去看了轩辕敬城对阵老祖那段,真的,明明就要高潮了,他偏偏笔峰一转,去大量笔墨描写男主上山,让气势一下子断了,少了酣畅淋漓的感觉
别推送了,不忍睹。
屁话真多[得瑟]
多看几遍,感受不一样。百人百感…比较真实的一部。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文笔上,还是最喜欢古龙和金庸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