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水果消费国,再加一个形容词,这句话也成立,那就是我国也是第一大奢侈水果消费国。
有些水果是卖给其它国家也是能消费掉的,但有些水果卖给其它国家远远不如卖给我们更合适。
美国车厘子正在吃“断头饭”车厘子,就是其中之一。
智利,以前的车厘子其实就没有多火,能火起来,主要还是靠我国的消费市场。智利绝大多数车厘子都出口我国,我们的车厘子消费量比它本国都多很多。
而且出口到我国的车厘子都属于价格相对高的奢侈水果。
所以,我国其实在全球来说都是很重要且很难替代的水果消费市场。

不止智利车厘子,美国的车厘子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是一直“求着”卖到我国的水果消费市场上来。
用“求着”可能有人觉得是夸张。
但这真不夸张。
美国西北部的车厘子跟我国水果消费市场的关系,是“断断续续”。有几年持续卖到我国,有几年则没被允许进入。美国车厘子那边是一直想把车厘子卖进来,卖进来的越多越好。但各方面原因,我国也不是每年都允许。
去年的时候,美国车厘子进来了。价格上是高高在上,基本上要比智利车厘子还要高2-3倍。
卖这么高的价格,谁不喜欢啊?
去年的时候,美国车厘子来了以后,原本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试水,今年应该原计划是向我国出口更多的车厘子。
但是,眼下这个情况,就不用多想了。美国在关税这个事儿上,悬崖勒马,没勒住。这一头栽下去了,别人也救不了他们。

别的东西要是几块几毛,关税翻倍还好说。类似车厘子这样的奢侈水果,原本价格就很高了,再来一个翻倍的关税,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市场了,也没人会去进口了。
眼下美国的车厘子还没成熟,美国西北车厘子大约在我国露天大樱桃往后几天开始成熟。到我国的时间,一般是7-9月,差不多接近秋天了。
如今这个局面,对于今年想要出口我国的美国西北车厘子而言,就算是在吃“断头饭”了。
如果美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税变化,等到秋天的时候,那应该是“彻底秋后问斩”了。
之前希望稳定向我国出口车厘子的计划,又泡汤了。
难成气候的美国车厘子这样的商业损失对于美国而言,可能金额上不大,但是对于商业的发展而言,那损失是非常大的。因为市场就在这,结果进来一年,就因为各种事儿可能要停几年,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市场永远建立不起来。
没有我国水果消费市场的加持,美国西北车厘子,也只能是只“鸡”,想要变成凤凰很难。
除了美国车厘子外,我国进口的美国其它水果也不少,尤其是很多冷冻水果,美国都是大量出口我国。在金额上一年至少也得有上百亿,这上百亿的市场就这么被废掉了。
可惜嘛?可惜,但也可恨。

如果是短期的限制性进入还好,要是关税战一直打下去,像车厘子这类的美国水果可能永久失去我国市场了。
因为我国的进口水果原本就非常多元化,各个国家的都有,消费者以前买美国进口水果,可能更多是因为对美国水果有一种“滤镜”。
但美国这几个月来的搞法,估计把这层滤镜彻底给败光了。美国水果连带着美国农产品可能都要受到厌恶了。

原本价格就高,品质上也不是多么“鹤立鸡群”,再加上搞这么一处,已经寒了消费者的心了。
即便有朝一日美国水果再回来,可能大家也早已经“移情别恋”了,不会再买美国水果。毕竟,我国是水果消费大国不假,但并不缺水果,全球那么多国家产水果,进口不进口美国水果对我们影响等于0,对美国则不一样。美国原本就是农业大国,农产品普遍处于过剩,水果这类东西倒是能卖给别人,但是在价格上、消费量上都是远不如我们市场的。
要不全球那么多国家都想往我国出口水果啊。
这些都是有原因的。
水果市场是要持续下来才能做起来智利车厘子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已经在我国水果市场上稳固了。
泰国榴莲也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逐渐在我国“一家独大”。
不管是智利车厘子,还是泰国榴莲,刚开始的时候其实都很小众,市场都是慢慢做大的。
美国很多水果也是这样的,原计划是要在我国把市场慢慢做大,但美国自己老是出幺蛾子,所有的计划就赶不上变化了。

所以,时至今日,像美国车厘子一样的美国的奢侈水果在我国市场上年年都有,但是呢?
也就一直不温不火,原因可能就是,每次美国该悬崖勒马的时候,它老是勒不住,不用别人推,自己就掉下去了。
某个美国人还老是喜欢说“交易的艺术”,什么是交易的艺术?应该看看智利,看看泰国,人家都是目光长远,把一个生意逐渐做大,然后占据市场。这样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远远要高于“一次性忽悠”带来的经济效益吗?
老是搞幺蛾子,瞎折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美国水果就很难在我国拥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