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再添“组网利器”——长八甲首飞

你好太空二零二二 2025-02-13 15:54:37

从2024年12月9日正式装船启运,到2025年2月12日下午5时30分发射,长八甲首飞让大家足足等了两个月。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星网发射任务的主力箭,长八甲的首飞不仅是一次技术验证,更是中国商业航天市场拓展的关键一步。

从商业航天的角度来看,这次发射的意义重大、接下来我们将从火箭、载荷和本次发射对商业航天未来发展的影响三部分,解读长八甲的首飞。

01

长八甲:“快”就一个字

作为长八甲的研制单位,火箭院对长八甲的定位是:未来我国中低轨发射的主力火箭。当然,这是官方的描述,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星网”发射的主力箭。针对星网的大规模、高密度发射,长八甲的设计主要突出一个“快”字。

(图:长八甲发射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①运载能力突破

相比长八,长八甲最显著的改进是换装了更强大的二级,配备2台YF-75H氢氧发动机,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达7吨级,适配4.2米和5.2米两种直径整流罩,并具备二次启动能力,显著提升任务灵活性。

(图:长八甲整流罩转运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②低成本与高可靠性通过44项大型地面试验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如箭体结构优化和快速发射流程设计。准备周期缩短至两周,满足商业航天市场对“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的核心需求。

③多工位发射适应性火箭兼容文昌航天发射场201工位和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未来可支持高频次发射任务。

(图:长八甲正在转运至文昌发射场201工位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高运力、低成本、快速响应、多工位适应、最短两周的测发周期,长八甲的改进都围绕着“组网效率”的提升。

02

关于星网02组卫星

星网02组卫星和01组一样,由航天科技五院研制。在发射任务结束后,五院放出了本次星网02组任务徽章。

(图:卫星互联网02组卫星任务徽章 来源:五院通信与遥感卫星总体部)

根据官方解释:徽章使用“鸿雁”拼音首字母“h”和“y”进行造型,通过交互设计组成汉字“互”,代表了五院型号研制团队建设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系统的初心使命。其中,鸿雁元素也将“雁寄鸿书”的典故与星座的通信功能做了巧妙的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徽章中代表“信使”的“鸿雁”数量为6只,你肯定也会认为本次任务发射的卫星数量为6颗(参考01组卫星徽章卫星数量与实际发射卫星数量相符)。但实际上,根据SATCAT的数据显示,本次长八甲发射的卫星数量应该为“一箭9星”。

03

长八甲首飞影响有多大?

参考SpaceX的经验,未来火箭发展的趋势一定是“回收复用”,而长八R研发的取消,注定了这款火箭只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星网发射的主力箭。

那长八甲首飞对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根据猎鹰9号的经验来看,从火箭实现回收到大规模复用,需要的时间大概是5年。即便考虑后发优势,中国实现可回收火箭的规模化商用,也要在2027年后。

(图:猎鹰9与中国可回收火箭研制进展对比 制图:你好太空)

在这三年期间,长八甲将会是星网发射任务的主力。而根据规划,星网在此期间要发射的卫星数量大约为780颗(2030年前发射12992颗卫星中的10%,每年约260颗),大约需要87发长八甲(按照一箭9星计算)。

(图:长八甲发射前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这个数量的星座组网已经能够在部分地区提供初步的商业化服务。而长八甲的作用,就是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的初期,保证星座任务能够按照规划顺利执行。

0 阅读:38

你好太空二零二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