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故事:早年的山东队究竟有多穷?那些年没降级就堪称奇迹。

爱上小老弟 2025-03-22 12:06:47

中国足球职业化30年,山东鲁能可谓是一支响当当地球队。

无论在联赛还是足协杯上都曾留下过属于自己的痕迹。

但大家知不知道,职业化之初山东队究竟有多穷?甚至差点赶不上甲A。

一、挤上末班车

92年山东队获得甲B第三,原本这成绩是无法参加94年甲A联赛。

岂知联赛突然扩军,简直喜从天降。

93年12月2日山东济南泰山俱乐部正式宣布成立,94年2月正式挂牌。

但直到2月27日队徽都没确定,离注册截止日期只剩最后一天。

为了赶时间,工作人员通宵加班,终于设计出了队徽:泰山图案顶着个足球,再加“泰山”两字。

谈不上多么惊艳,可好歹捣鼓出来了。

28日下午赶紧把注册资料寄往足协,但直到次日“中国体育报”公布注册名单,也没找到泰山队。

原来材料还在路上,因此名单中仅11支球队,后来查了邮戳才增补上。

二、94年兜比脸还干净1.仓库变宿舍

甲A是踢上了,但球队经济情况让人苦笑连连,殷铁生为此没少掉头发。

首先没宿舍咋办?

那就住省体育中心大看台下器械仓库。三五个大老爷们住一间,味道很浓烈。

为了洗澡,买了套电热水器装教练室,这地方既是球队大脑,又是澡堂子。

仓库阴暗潮湿,夏天蚊子多,咬得球员无法睡觉,可队里根本没钱买蚊帐。

最后是一群球迷集资凑钱给每个队员买了一顶蚊帐。

2.拉赞助

光有宿舍远远不够,球队得有钱才能正常运转吧?

当时的泰山队名不见经传,谁会赞助?

最后靠私人关系找到济南人民商场,拉了八万块赞助费。

总算解决比赛服问题,不过作为交换球衣上必须印有“济南人民商场”,八万成了主赞助商,也是服了。

3.工资倒数第一

当时球员工资加津贴每月700元,赢球奖是400元。

宿茂臻和殷铁生最高,每月2000元。

而万达和太阳神球员平均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泰山队绝对属于倒数第一。

当时的泰山队就是一群毛头小子,脚下活粗糙得很。

殷铁生只能因材施教,打造一套532防反战术,别说真合适。

后场得球长传,唐晓程拿球后传中,宿茂臻头球攻门。

没啥技术含量,可硬是在前五轮中拿到了四胜一负战绩。

后来陈亦明远赴山东商谈宿茂臻转会,看到泰山队这穷酸样,无比震惊。

泰山能排第五,不可思议。这条件应该降级才对啊!

三、95年差点丢了足协杯

95赛季球员们从仓库搬到省体大院8号训练楼,总算有了点改善,但经费依然不足。

当时联赛客赴广州,比赛中主力门将王军不慎受伤,被李青山换下。

结果王军摘下手套给了队友,原来球队虽有三个门将,但仅有一副专业手套。

这也是山东队一副手套三人用的由来。

那年足协杯客战辽宁,队里穷得路费都没有,差点选择弃赛。

最后集体决定挪用盖宿舍资金,即便如此也是一路艰辛。

先从济南坐5小时车到烟台,然后坐7小时渡轮到大连,然后坐火车到沈阳。

如此舟车劳顿,球员哪还有状态,结果被踢了个1:4。

岂知回到主场硬是4:0淘汰对手,神奇!

决赛战胜如日中天申花,无情击碎对手双冠王美梦。

史称:八百破十万。

四、将军集团冠名

足协杯夺冠,泰山队终于踢出名气,赞助商也来了。

96赛季球队经济总算有了好转。

政府扶持给了300万、将军集团冠名费600万、对外承包门票300万、再加场地广告收入等,一年也有2000万,但依然是甲A中下游水平。

当时必须等下月款项到账后,才能发放当月工资,并确定当月预算。

宿茂臻作为当时国内顶级中锋,月薪才刚涨到3000元,他要是95年去了广东,至少五位数。

至于李霄鹏、邵延杰等主力才1500,跟很多球队不能比。

而且因为穷,球队也没外援,这种奢侈事想都不敢想。

五、山东电力让钱不再是问题

96-97年,泰山队不是在拉赞助,就是在拉赞助的路上。

平安集团曾提出一亿买断球队、秦池酒厂也曾每年保底投入2800万,到最后都被否定了。

97年10月,在省里牵线搭桥下,山东电力集团站了出来。

为了这次合作专门成立“山东鲁能俱乐部筹备工作小组”,邵克难、田迪、柳历生都在其中。

97年12月5日,山东电力和山东省体委正式签约,接管泰山队并更名山东鲁能。

俱乐部注册资金2000万,山东电力集团占股50%,集团所属12家企业占股50%。

至此,山东队总算摆脱了贫穷,真正称得上职业化了。

2000年资料显示:绝对主力年薪120万以上、主力和主力替补50-80万、替补35万左右。

跟几年前天上地下,也是99赛季拿下双冠王的底气所在。

钱:终于不再是问题!

六、尾声

一支球队能走过三十年太不容易了,更何况当年穷得叮当响。

鲁能队能有今天,离不开当年那群山东小伙的坚持,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

曾经的一切历历在目,作为老球迷必定终生难忘,也希望山东队能越来越好。

0 阅读:0

爱上小老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