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界张氏祠堂简介
张新福 整理
族谱明鉴:先祖张银公,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铁炉巷大栗树人氏,官楚澧阳州署,任满未归,落业澧州柏杨堤(今市内澧水大桥一带。吾祖万聪公乃鋡银公之子,(鋡银公脉生四子:万聪、万明、万睿、万知)。
吾祖张万聪公即鋡银公之子,生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成化六年(1471年),万聪奉旨实授指挥之所,即慈姑州永定卫大庸所也。大明弘治间,见我祖聪公镇守多载,忠胆报国,治所安宁,孝宗皇帝下诏,特将卫城西关外鹞鹰坡即现在望城坡一带,至梵佛庵(又名龙风庵)一带山林纵阔百余里之地恩赐给吾祖聪公。
大明崇祯三年(即公元1630年),再弘蒙恩赐团官,故索溪界即张家界也。东六房岗、朝阳湾,西白羊山、楠竹垸、中坪等地,系兄团官衙署。感先祖荫袭之德,蒙勅旨建之,成,故有上马磴、下马磴,以此奖赏封功。"自此,吾祖聪公一脉在其封地一一张家界一带繁衍生息。
正是:一代封疆成始祖,万重青山皆姓张。至今为止,聪公后裔在此已传二十三代。主要分布在武陵源、永定、桑植、慈利、澧县等地。以张家界村六房岗为祖籍发源地。聪公自受封张家界,已经历五百年沧桑,原有语书残存不全。此次理清了派系,并増编了新派四十字。




张家界,五百年前乃吾祖聪公封地,五百年后的今天,张家界已成为旅游胜地驰名天下。张家界这个小山村的名称,现在已成了永定、慈利、桑植、武陵源的总称。张家界的概念,她不仅仅属于张氏一族,而是属于两区两县的汉族、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各民族所共有。此次修语希望把“张家界”的产生和渊源探究清楚。张氏以创造文明(制弓)而英姓。聪公以成守有功而获得封地。“张家界”之名因万聪公封地应运而生。希望通过修谱以激励族人更加热爱张家界,弘扬家族优良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勤奋努力,为张家界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华的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二O一O年九月
本文作者为张万聪第十六代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