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学历越高发展前景越好、毕业院校越好工资就越高、越是名校毕业生越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但真实的情况是,现在名校毕业生似乎也没有那么吃香了,很多“高大上”的工作岗位薪资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甚至还不如“苦工”。
通过今年春招季在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双选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可以得到印证。

首先是中山大学的2025届毕业生春季(综合类)招聘双选会,大型国企深圳航空受邀前来,提供了飞机维修工程师、信息技术、生产管理及服务保障、卫生/航空医师、管理支持等岗位,专业要求有航空类、计算机类、医学类、管理类、财务类、理工类等,基本上都是中山大学相对强势的专业,或者是当下的热门专业。
按照以前的就业行情,像深航这样的大型国企招人,还是工程师等“高大上”的工作岗位,薪资水平应该在1万/月以上,但此次深航给出的月薪范围只有4k-6k。
虽然深航开出的薪资标准很低,不少中大学生都表示质疑和不满,但是考虑到就业形势实在太严峻,这些月薪4000的岗位全都招满了。

其次是华南师范大学的2025届毕业生春季招聘会上,一个家政公司要招聘100名家政人员,要求要会做家务和家常菜,有一定的生活常识,要住在客户家里,月休时间4天,月薪从8千到3万元不等。
这种情况放在以前,很多大学生都是嗤之以鼻的,更何况是华南师范大学这种211大学的毕业生,但是架不住家政公司给得实在太多,才出摊没多久,100人的招聘计划就满员了。

放在以前,这种情况是难以想象的,但如果立足于当下,又十分合理。
物以稀为贵,以前大学生之所以吃香,可以拿高工资,主要是因为过于稀少。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培养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早已供过于求,加上生产力的发展,各行各业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相对减少,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可替代性不断增加,用人单位自然就会降低薪资标准。
相对应的,我国的产业正在升级转型,各行各业普遍面临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开出的薪资标准自然就高。加上我国正在向服务型社会转型,对高水平服务型劳动者,于是我们就越来越多的看到家政公司、洗浴中心等服务型企业进入“双一流”、211乃至985大学招聘新人,薪资标准甚至比知名央国企还高。

如此巨大的反差告诉我们,现在就业市场已经“变天”了。
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眼高手低,适当放下身段,尝试去做一些自己以前“看不起”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平时也要注重技术技能的学习和锻炼,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才能在就业市场上吃得开。
而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们来说,也应该转变观念,如果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就业,不妨考虑报考高职专科院校,选一个好的学校和专业,学一门手艺,将来反而不用为就业发愁。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