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的氾胜之,是位著名的农学家。他著有《泛胜之书》。这部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详细记录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耕田》里有这么一段话:“秋无雨而耕,绝土气,土坚垎(hè),名曰腊田(干枯的田)。及盛冬耕,泄阴气,土枯燥,名曰脯田(亦是指枯干的田,不过它是专指在严冬寒冷、土地缺乏养料时所耕之田)。脯田与腊田,皆伤田,二岁不起稼,则二岁休之。”

来自百度百科
可是《中国逻辑思想史》(作者汪奠基)引用这段话时,“脯田与腊田”的“腊”却是“”。
,是个什么字呢?查《辞海》《辞源》《王力现代汉语字典》,它们都没有这个字。于是,问DeepSeek。它的回答是:“左边是‘月’,右边是‘虫’,这个字是‘蚏’,读作‘yuè’。它是一个不常用的汉字,通常指一种小螃蟹。”显然,是答非所问。
汉辞宝收录了这个字,,音qū。它的异体字是“蛆”。可是,中华字海在线查字却说:“不过,根据一些搜索结果,的拼音可能为qū,但请注意,这个信息并未经过严格验证,因此可能不准确。”
查来查去,还是“一笔糊涂账”。
不过,可以肯定,根据“秋无雨而耕......”这段话的上下文来看,当是“脯田与腊田”。《中国逻辑思想史》所引中的“”可能是误植。或者所引的原书中就错了。《泛胜之书》已佚,它的残存文字不及四千字,大都载引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在这转抄中,难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