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25考研学生查到分儿以后啊,不要盲目的高兴或是失望,因为没有国家线儿的参照,你的分数高低都是不确定的,但是你就想知道自己能不能进复试,有什么样的办法呢,今天我从两方教大家,一个是外部方法,一个是内部方法:

第一,给报考专业所属的分院打电话查询专业排名,或者直接问,自己这个分数有没有可能进入复试。虽然学校没公布,但是自己分院还是多少有数,哪些分数是能进复试的,有些老师可能就会告诉你。
第二,给中意的或者之前联系过的导师发邮件,询问一下,自己这个分数有没有可能进入复试,有的导师如果是本校的,或者对你中意,也会告诉你。
第三就是通过目标院校的学生群,有的群里也会有私下的排名汇总,只是信息不一定完全准确。
第四个就是你要认识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学长学姐,或者某些老师,也可以通过他们来打听打听。总之,只要国家线出来了,复试名单也就很快出来了,大家与其焦虑,不如好好准备复试内容哦。

1. 换算现差。用去年目标专业拟录取名单的最低分减去去年的国家线,能得出一个线差来。然后你再评估以你现在的分数,减去今年有可能的国家线,得出来的差值能不能大于等于去年的线差?如果能,那你就很大概率能进入一志愿复试。
2. 加权调整,同时呢,大家也要能根据两年招生的变量,在数值上进行调整。比如,今年计划招生人数比去年人数多了,那么这个分儿可以相应再降低一点,或者是今年目标院校和专业第1年改成统考或者考前换参考书,那么也可以在分数上相应做一些减少,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就能大致让自己了解能不能进一志愿复试了,你们可以试试吧。
每次一说到这里,就有考生或家长愤愤不平,说复试不公平,建议国家取消考研复试,全依据考研笔试作为评判,其实这个我是有个人观点,我觉得不应该取消考研复试,因为这世间万物都是有杂质的,就包括我们空气里,也没有绝对的纯净,水至清则无鱼,这是一种共存现象。

但是呢,你不能因为杂质,而否定了这件事情的价值和重要作用,为什么考研复试很重要:
1.很多考生如果初试发挥失利,多一个复试环节能够让考生有弥补的机会。
2.有复试,更利于导学关系的维护,比如光凭笔试的卷面儿,很难看出来这个孩子的能力,情商,还有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没有这一层选拔,后期导师很容易发现自己带的学生不喜欢,那读研期间这些年双方都难熬。
3.其实学校与考生之间应该是双选的关系,那么有复试,也能让学生更了解自己要报考的项目组或者导师具体的方向,以便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尤其对于调剂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在调剂过程中,很多学生根本来不及考察,填报了调剂院校,很快就会去复试。有了深度了解,才能做好后期拒绝或是接受调剂录取。

那考研复试到底有没有人情关系这类的黑幕,那我经常在直播间跟大家讲,有人在的情况下,他就会有私心、有江湖,就像我们空气里避免不了,一定会有灰尘一样。这就好比放到你自己身上,你就能理解了,假如你家孩子今年报考某某大学,压线进了复试,恰巧复试的领导,你们很熟,那你会不会让对方关照一下你孩子,如果你都会,那别人也会,这很正常。
但是大家不要一听到这就害怕,我再给你们客观分析一下。第1点就是,虽然道理是这样,但是真正能找到人的,有这种靠谱关系的考生还是非常少的。第2点,往往排名很高的学生家里不去做这方面的活动,基本上都是排名靠后的这些学生家庭才担心,那你想想,这一部分靠后的,又恰巧有人脉关系的学生,还是比较少的。

所以,你与其担心这些有可能发生,有可能不发生的情况,你还不如抓住你自己能做好的,也就是你好好准备你这样的复试,比如说像面试技巧啊,像那个英文问答呀,像那个上机呀,专业课考核呀,你都弄的万无一失。我就不信你明明答的都特别好,特别对,就因为你没找人,人家面试官就硬给你打低分,或者是让你不过。这种情况太少了,因为毕竟不是一位考官来给你定生死,个别给你打分低不会影响你整个的水平提现,不知道大家认同我的观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