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陈奇涵给自己定为中将,毛主席得知大怒:没把我放在眼里

小淇阅览过去 2025-03-06 10:24:18
前言:

“他凭什么擅自给自己申报中将,简直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1955年授衔仪式前夕,毛主席亲自审阅着罗荣桓元帅递来的授衔名单,昏暗中灯光闪烁,不时照亮主席疲惫的面庞。

当看到中将一栏上擅自填写的某个名字时,毛主席不禁勃然大怒。

这陈奇涵真是和以前一样,毛主席决然抹去了中将一栏上突兀的陈奇涵,填到了上将本就空缺的那一栏上。

众所周知,在新中国的军衔制度中,上将的职位是要比中将高的。

那这陈奇涵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才让毛主席认定他为上将?而他又为何擅自报更低的中将呢?

一路顺风,遇到岔路口

1897年,陈奇涵出生在江西兴国,这是个诞生过多个将领的县城,被后来人亲切的称为“将军县。”

像大多数孩子县里孩子一样,陈奇涵从小就按部就班的入私塾,上中学,潜心学习,接受着传统的教育

直到中学毕业后,青春期强烈的逆反心理才让他逐渐开始审视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

难道自己将来就真的必须走学习这条路,像先生一样教书育人,默默耕耘吗?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军阀四处混战,百姓民不聊生,陈奇涵默默思索,最后还是遵从本心做出了决定。

他选择了投笔从戎,孤身投入这个乱世,还世间百姓一个安宁。

不久后,陈奇涵和父母分别,进入滇军讲武堂进行学习,在那里他锻炼自己的体魄,充实自己的学习,每天早晨六点操场能看到他独自拉练的身影。

在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过程中,陈奇涵逐渐褪去了曾经的稚气,变得成熟可靠了起来,身体结实耐用,理论基础知识扎实。

成功从讲武堂毕业后,陈奇涵跟随孙中山先生的步伐,对北洋军阀进行了征讨。

从一个小兵做起,陈奇涵在数场战争中屡建奇功,深得孙中山先生的看好,职务一路上升。

从排长,到连长,再到营长,陈奇涵步步稳扎稳打,经验和能力也随之提升。

1925年,在同伴的介绍下,陈奇涵成功前往黄埔军校任教,在那里接触过许多共产党人后,深深被其吸引。

不久后,他向党组织提出申请,想要加入我党,虽然起初许多人并不同意,对他有着偏见。

但在陈奇涵诚恳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下,党最终还是同意了。

成功入党后,陈奇涵很快就发光发热,向党展现出了自己优秀的能力。

他先是在军校里担任学员队长、政治大队长等职,向学员广泛的宣扬我党,吸纳了不少优秀的同志。

他还在沙基口参与过反击英军和平定杨希闽等军阀叛乱的战斗, 沉着指挥,英勇作战,取得了优秀的战果。

脱离黄埔军校后,陈奇涵率领不少共产党人回到赣南发动群众,建立复印公司,创立《光彻日报》。

不间断的宣传革命思想,调动革命分子的积极性,为之后发生的南昌起义注入蓬勃的动力。

而就在这时,陈奇涵却正式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摆在他面前的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选择。

一个是蒋介石寄来的一封信,诚挚的邀请陈奇涵能够加入国民党,承诺他担任侍从室主任,工作清闲,待遇极高。

另一个则是共产党向他发出的邀请,希望他随朱德前往南昌担任军官教育团参谋长,为培养共产党军官做贡献,职务繁忙,却意义重大

面对这两个足以改变他人生的选择,陈奇涵想都不想,果决的做出来自己的决定——拒绝国民党,前往南昌。

坚守信念,高风亮节

我在这条光明大道上绝不会退缩,我要为了民众解放,建立全新中国而奋斗终身。

怀着这样的信念,陈奇涵拒绝了国民党,乘上了前往南昌的火车。

要知道,在那个时期,国民党可谓是如日中天,共产党却仍是星星之火,陈奇涵能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其革命信念可见一斑。

在抵达南昌担任参谋长后不久,南昌起义爆发了,陈奇涵迅速响应党的号召,在江西、福建等地组织游击战,建立革命根据地。

虽然之后南昌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却丝毫没有打击陈奇涵的信念,他仍旧努力做着自己现今能够做的事。

在赣南领导农民运动,团结各地失散的党组织,收复绿林武装,建立出了一直可靠的红军部队。

他的卓越贡献,给赣南地区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陈奇涵认命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等至关重要的职责。

在之后的抗战中,他大放异彩,为革命同志的培养进步和思想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亲自任命下,陈奇涵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为我司法部门的建立和法律的公正作出贡献。

按理来说,按照陈奇涵现今的资历和对党做出的卓越贡献来说,他完全评的上一个上将的军衔。

就连元帅罗荣恒和毛主席都如此认为,在55年的授衔名单上,果断的将他填在了上将一栏上。

那么,为何陈奇涵要给自己申报中将呢?出自他口中的一段话早已给了我们答案。

“中国革命在党的领导下已经成功了,对我来说,个人的地位高低和得失是一个非常渺小的问题。”

只可惜,陈奇涵将军最后还是没有得逞,在毛主席等人强烈的要求下,55年的授衔仪式后,陈奇涵还是得到了上将的军衔。

结语

陈奇涵上将一心为党,谦虚厚道的精神完全值得我们学习。

在党成立以来,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能蓬勃发展,在麻木的中国中脱颖而出,建立崭新的中国。

而在今后新中国的建设中,必然会涌出无数这样的一心为国的英雄,带领中国走向伟大复兴。

陈奇涵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0 阅读:1